首頁 >現言•都市 >婚配與生育 > 第八章 育兒的兩次機會

第八章 育兒的兩次機會

2023-09-16 21:24:54 作者: 百讀
    第八章 育兒的兩次機會

    育兒的第一次機會——0~3歲

    育兒時最重要的「第一次機會」

    幼兒期分「幼兒前期」和「幼兒後期」,前期的0~3歲和後期的3~6歲,身心成長的部分各有不同。

    孩子的0~3歲是非常重要的時期,但這個時期的母親也是最不安定的狀態,因為初為人母,什麼事都還掌握不完全,而且孩子還小,無論時間、身心等各方面都受到束縛。

    但是如果這個時候對待孩子的方法錯誤的話,孩子就會產生出像第四章中所提到的偏差行為,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啊!

    而另一方面,孩子的生命力以這個時期逐漸出現的心智活動為核心,如果你能遵循著生命法則尊重他們發展,孩子便可以穩定地長大。

    不僅如此,嬰幼兒時期開始慢慢增強的精神能量,是幼兒後期自發性和積極性的原動力。

    所以幼兒前期時能順應自然法則,正確地掌握孩子內在展現的力量,並且幫助這個力量充分發揮,就可以說是掌握到育兒的第一次美好機會了。

    為什麼說它是「第一次的機會」呢?

    有兩個理由。

    第一,這個時期正確的應對,將成為孩子未來一生中安定和積極性的基礎。

    另一個理由是,如果不幸錯失了幼兒前期的機會,那麼還有幼兒後另一次的機會。

    這些在後面詳述。

    但是不能說因為還有第二次的機會,就不在乎第一次機會。

    因為確實的利用育兒的第一次機會,你的教養才會有希望。

    可是該怎麼去利用呢?

    這可能是新手媽媽的煩惱吧。

    接下來,我要介紹一位有相同煩惱的媽媽,這份報告是敘述她在育兒期間,觀察到自己孩子在自然法則導引下而努力、自立的過程,進而全力支持孩子的經過。

    想靠自己的力量生存

    這裡所介紹的是一位母親。

    她是我的學生,我們暱稱她「美眉」。

    美眉學過蒙台梭利教育,後來又在蒙台梭利幼兒園服務了8年,結婚後辭職。

    在她當媽媽時,她決定要「忘掉蒙台梭利方法」,因為她想如果以蒙台梭利教育的框框來面對孩子,孩子可能會受到束縛。

    她說,她所做的,只是仔細地去觀察孩子心裡散發出「想要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的生命力。

    「我不是一個經驗豐富,經濟或時間充裕的媽媽,因此我的『育兒經』也不是優渥的生活觀察。

    我不過是個新手媽媽,雖然對我的孩子充滿了感謝和愛,但是當孩子一直哭個不停時,我也是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從生產後生活就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不僅沒有自己的時間,也沒有帶孩子的經驗。

    對一個不成熟的新手媽媽來說,我女兒小美那股奮發的生命力量,成了我生活中的光。

    初次生孩子、帶孩子,對在『現代媽媽育兒的孤獨和神經衰弱的無助中』掙扎的我而言,就是小美那股要活下去的生命力,像光一般引導著我。

    雖然從她爬行、學站,可以知道她在成長,孩子的心中、生命中,也有一股順應自然極力地想要吸收不斷成長的生命力,不斷地涌流出來。

    而我能做的,就是觀察小美的這股生命力,並且成為她的支柱,這就是我想向老師報告的。」

    但是她的媽媽寫這封信給我時,她反覆地搬了三次家,小美當時很愛哭,對年輕的媽媽來說,每一天都是很辛苦的。

    當我徵求她的同意,將這封信刊載在我的書里時,她對我說:「我不是一個『優渥的母親』,那些紀錄也並不是好學生的成績單,記載她學會了什麼,或不會什麼……今後小美還要累積許多經驗,當她成長而遇到挫折時,我希望她能想起,在她很小的時候,曾有一股自己想要活下去的生命力,是上帝賜給她的生命力。

    我希望這些紀錄在日後能夠勾起她的回憶。」

    然後她很謙虛地全權交給我刊載,「如果這份紀錄能成為其他媽媽育兒時的參考,那就請老師使用吧!」

    美眉媽媽對孩子的看法;觀察孩子「敏感期」和「心智」的方式;對孩子那股生命力所抱持的敬畏和謙虛,以及她幫助孩子活出生命方法和她所付出的努力,可以說是循著蒙台梭利步伐,再次走過蒙氏的軌跡。

    本來她決定要忘掉蒙台梭利教育的,但當小美4歲時,她環顧四周發現,「唉呀!我所做的,不都是蒙台梭利教育嘛!」

    以下所記載的事項,是美眉給我的信中整理出來的。

    主詞是「我」的地方,我做了一些刪改及整理,把它改成「媽媽」。

    一歲前

    小美很喜歡「丟」這個動作。

    書桌上、架子上的cD全都被她往地上丟,媽媽每天只有嘆氣的份兒。

    接下來對「洞」很感興趣。

    一找到洞,就會去觸摸。

    發現自己和媽媽的鼻子和耳朵有洞時,高興得不得了。

    家裡所有有洞的地方都去摸一摸。

    公園裡的螞蟻洞、動物形狀的椅子的洞,就像每天的功課一樣,都去觸摸。

    一歲的春天

    「丟」的動作和「洞」連結。

    開始熱衷於從洞丟下東西。

    用手抓東西丟進洞裡,抓樹葉、樹枝和石頭從下水道的水溝蓋的洞裡丟下去,拿樹葉和小枝子丟進公園的菸灰缸里,拿綁頭髮的橡皮筋塞進洗衣籃的空隙里等等。

    令人驚訝的是,連媽媽都沒有發現的洞,小美卻發現了。

    「才不過一歲的孩子,就對某一個特定的東西這麼敏感,並且投注心力。」

    我對於孩子的「內在的呼喚」的確是深受感動。

    所以當她樂在活動之中時,我儘可能不去打擾她,只在一旁守候觀察。

    我想這是培養小美集中專注的第一步。

    我為小美做的是「圓形塑膠的物體上面加了柱狀的握把,可抓起丟進盒子裡」這是小美所喜歡的編號第一號的「工作」。

    爸爸也說:「這麼便宜的玩具就讓她玩得那麼高興,她只玩這個呢!」

    並且很熱心地和小美一起玩這個玩具。

    看到小美那麼高興,媽媽也很高興,又為她做了以下的東西。

    丟球到木盒裡。

    在瓶口蓋上布,布口剪一個洞,洞口大小剛好可以讓孩子的手穿過去,然後把小沙包丟下去。

    從狹長的瓶口丟進下彈珠。

    木板上挖洞,從洞丟下塑膠的陀螺。

    木棒上套上塑膠的圓圈環。

    (1)從洞丟東西下去→(2)從洞放東西進去→(3)放入大的東西→(4)放入小的東西;東西及洞按大小區分階段,逐漸增加困難度。

    小美愛極了「從洞丟東西進去」,就算是困難度增加,她也仿佛被「心裡的呼吸」牽引著,一直很高興地反覆在做。

    小美慢慢地學會控制自己手指的力量,注意力也能集中了。

    她的成長媽媽並沒有使上什麼力,而是在非常自然的情形下進行的。

    我也做了其他的東西給她(像拉橡皮筋、卸下橡皮筋等東西),但她好像對那些東西不太感興趣,沒有怎麼去碰。

    看到這樣,我重新確認在小美心裡真的有「自己想要做的事」,現在想想,「她選擇的,她想做的事」就等於「必須要做的事」也就是「自然給她的習題功課」。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小美會出現一些很有趣的行為。

    那就是把小熊的填充玩具放在娃娃椅上,從洞丟東西的「工作」球是放在鋼琴椅子上,唐老鴨的玩偶們則放在各個不同的房子裡。

    我稍微把位置移動之後,沒過多久就看到那些東西又都回復了原來的位置。

    小美她告訴了我,現在她「對地點的秩序感開始萌芽了」。

    於是我立刻準備了架子,把不玩的玩具都收起來,然後只把小美喜歡的東西放在固定的位置上設定好。

    小美的頭腦里對「整理好的環境」似乎很在意,甚至作夢時說夢話,都會指著架子的方向喃喃自語。

    當然把東西放回原位還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好,不過她真的很樂於把「東西放回原來的位置上」。

    一歲的夏天

    小美開始察覺「打開」這個動作!

    把已經不用的紙尿褲展開,好不容易折好的衣服又把它攤開。

    我只覺得「唉呀」!可是如果退一步想,小美有興趣的事、想做的事、必須要做的事都是她「內藏的訊號」,那就不會焦躁生氣,看到她的行為也不至於發脾氣。

    對於這個時期的小美,媽媽為她做了一個工作,她用「4厘米見方的方形紙,在一面畫了圖畫,然後折了四折,把圖畫那面折在裡面,讓她可以打開」。

    小美很靈巧地移動著她的手指把紙打開,「是雪人!」

    「是雨傘!」

    小美好高興。

    媽媽看到小美每天反覆這樣做,於是再為她做了同樣原理、但稍微複雜一點的「工作」,她用「大張的紙折成8折」。

    因為紙比較大些,手的動作也得變大,於是一張薄薄的紙容易就被拉破了,對她來說似乎有些困難,但小美還是小心翼翼地把它打開,享受它的驚喜。

    當小美能夠做到「打開」的動作和「同一個地方放同一件東西」時,我為她準備了餐墊。

    打開餐墊,在餐墊上放上爸爸、媽媽、小美的餐具,而且每件餐具都放在固定的位置,這些事成為小美最喜歡幫忙做的事了。

    一歲的秋天

    小美開始知道「撕開」的樂趣。

    不論是貼著好好的膠帶,或是郵寄包裹的塑膠寬膠帶,她都執意地要把它們給撕下來。

    看到她這麼想撕開膠帶,於是我為她準備了「貼上彩色塑膠膠帶的瓶子」。

    我也注意調節膠帶的長度和執握的部分的大小,以分別困難度。

    那時候外婆也為她做了「各類水果,背面縫有魔術沾」的玩具。

    這下子小美可樂了,每天「撕開」的「工作」讓她樂此不疲。

    一歲的冬天

    小美發現「相同」的意義!這件事可真不得了!早上一醒過來,她就躺在床上,高高舉起自己的手盯著瞧,然後抓起媽媽的手說:「媽媽的手和小美的手一樣。」

    這只是開始,接下來「媽媽的腳和小美的一樣」,然後盯著我說:「媽媽的眼睛和我的一樣。」

    接著是嘴巴、鼻子、耳朵、肚臍……這樣一直對照「一樣」下去。

    結束之後,到了吃飯時間,又出現這樣的對話:「媽媽的湯匙和小美的一樣。」

    準備要去公園時「媽媽的衣服和小美的一樣。」

    接著是鞋子、帽子、包包……等一直說下去。

    讀圖畫書時也是這樣,她會說:「這個汽球和那個汽球一樣」,唱歌時也想在歌本里找到同一首歌;彈鋼琴給她聽,她也翻樂譜要找到相同的曲子。

    看到小美這樣的表現,我知道在小美所看見、所聽見的所有事物中,她都用「一樣」這個概念去整理。

    所以在和小美的對話,或向她說明事情時,我會注意使用「一樣」這個字眼。

    這麼一來,她對我所說的大致上都能了解,而且她明白了「一樣」這個概念之後,其他大部分的事都很容易一說就懂。

    當我知道這個道理之後,我才第一次明了「一樣相同」這個概念的重要性。

    小美每天的「一樣」發現,對媽媽來說也是一段快樂的時光。

    小美在「工作」上也有了一些轉變。

    譬如以前對「洞」感興趣的時候,只有一股腦的用棒子穿過去所有有洞的東西。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她察覺了「一樣」的顏色,所以她會把同樣的顏色穿進同一個棒子裡;為了讓她玩插木板洞的玩具,我為她準備了5個陀螺,在收拾時卻看到同一個框框裡放進了同樣顏色的陀螺。

    連在填洞的教具上,她也意識到用「一樣」的排列法。

    所以接下來我設計的「工作」是「準備兩個一組畫有圖案的相同木板,然後找出一樣的排列」。

    這個玩具大大贏得她的歡心!一天不知重複排列多次,一個人喃喃自語地說:「一樣」、「一樣」、「一樣」!「她真的那麼喜歡玩嗎?」

    我很訝異,但看到小美那喜悅的眼神,不可思議地連我也覺得發現「一樣」是那麼快樂的事了!

    緊接著媽媽和小美一起想出了這樣的「工作」:「在箱子裡放進兩個同樣的東西,一個拿出來後,伸手進去找出相同的另一個。」

    這個工作她也非常喜愛,她每天都要玩一個半小時。

    在這樣反覆進行當中,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

    一開始是由我和小美取出同樣的東西,彼此對照說「媽媽的和小美的一樣」。

    但是漸漸的小美會自己拿出兩個同樣的東西,然後說「這是媽媽的」,「這是小美的」,再分別放入不同的籃子裡。

    從「一樣」轉變到「區分」了。

    「相同」和「區分」這麼自然地結合在一起,是我想都沒想過的事。

    更令我驚訝的是,這一切都沒有人教,而是孩子自己學來的,自然的引導力量令我再一次的體認到它的偉大。

    日常生活中的遊戲玩法也改變了。

    小美會把同種類的靠墊並排,在上面放上填充娃娃,或把同樣的曬衣夾和同樣的球分門別類。

    另外,她還會把自己做的小娃娃並排好,然後在小娃娃前把相同的玩具分開放好;又或是在兩張同樣的椅子上,分別放上同種類的東西,從「一樣」到「區分」,小美樂在其中,小美心中的快樂發現和創意,也感染給我。

    我感覺如果是我要她做的,在達成目的之前的過程總是乏善可陳,但是如果他遇到自己心裡「真的想要做」的事,即使不過一歲大的小孩,也能在那樣的過程中努力、發現。

    而那種喜悅就在她躍起、咯咯的笑聲中,轉變為成長,這些都是小美叫我看見的。

    真希望大人不要任意地用自己的主張急急地為學習下結論,去仔細觀察孩子,和他一起感動,和他一起往前走。

    滿兩歲前

    小美察覺「大、小」的概念了。

    當你看到小美的表現,就會認為用「察覺」這個字眼是再恰當也不過了。

    因為從某一天起突然間所有的事物好像對準了小美的興趣天線,令她興奮起來。

    那是一種融合了驚奇、發現和快樂的氣氛的感覺,孩子閃爍的目光是大人按自己想法製作出來的教材,以及一些填壓式教法所看不見的,這就是「敏感期」。

    正如毛毛蟲對光特別敏感,是為了朝著光爬到樹梢,去吃嫩葉。

    同樣的,上帝賦予孩子這個時期獨有的敏感期,也是為了讓孩子得以成長。

    每當我感受到這一點,就不禁在每天忙碌的育兒生活中充滿感情。

    小美很快樂地吸收著「大、小」的概念。

    「媽媽的手好——大喲(聲音變大),小美的手手好——小喲!(聲音變小)」

    「媽媽的腳好——大啊!(聲音變大),小美的好——小啊!(聲音變小)」

    最後,連大便她也一邊欣賞一邊說:「好大的便便,好小的便便!」

    另外吃東西的時候,「這個蛋好大,小美的嘴巴要張大大的,啊——晦!」

    ,「這個蛋好小,小美的嘴巴小小的,啊——呣!」

    她會配合著食物的大小來決定嘴巴張開的程度。

    「媽媽好大,所以盤子也好大,小美好小,盤子小小的!」

    她了解到人和盤子的大小也都一致。

    當在讀圖畫書時,「比較」出現了。

    「這個汽球好大,這邊的好小!」

    她的視點開始轉變了。

    以前她會說:「這個星星和那個星星,一——樣!」

    但現在因為繪圖遠近法的表達,所以就有了大小之分。

    歌曲方面她也喜歡和大小有關的歌,如「在那大大的栗樹下」,「大鼓咚咚小鼓咚咚」,而且會隨著第一大,第二大,第三大的程度,轉換聲音的大小和動作的誇張程度。

    我為這個時期的小美,在她的工作架上準備了大大小小的球和立方體。

    她把大的立方體集合在一起,或把小的立方體集合在一起,或放在手心裡比一比,自己去體會大小的不同。

    另外小美也很喜歡俄羅斯人偶。

    由於大人偶裡面放了小人偶,小的人偶裡面還有更小的,所以她的表情總是隨著不斷變化的人偶笑逐顏開,令在一旁看的我也感染了她的喜悅。

    在她開始體驗大小的時候,在日常生活中也開始喜歡「掛」的動作。

    就像在門鉤上掛上衣架,而且衣架上掛上許多東西,在鏡台抽屜的握把掛上橡皮圈,項鍊掛在椅子上等「掛」的動作充斥在日常生活當中。

    我立刻預備了帽子的掛鉤、背包及毛巾的掛鉤釘在房間裡,每天要出去公園玩(從掛鉤上拿下背包、拿下帽子)和玩回來之後(背包和帽子掛在鉤子上,毛巾掛在掛鉤上)該做的動作,她都可以自己一個人做到了。

    小美就這樣漸漸學會了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動作,這是一段愉快的成長,而我也發現,小美在這段期間,尤其在爬公園的攀登架時,總是會用手去轉動螺絲帽。

    所以我注意到日常生活中,她的手很想用手腕到處動動的樣子。

    譬如轉動音樂鍾、扭開水龍頭,不過因為還不知道如何轉動,所以總在中途就放棄了。

    於是我用收集來的瓶子,為她做了一個「瓶蓋開閉」的「工作」。

    雖然只是瓶蓋的開關這樣單純的活動,就能令想要做手腕運動的她雀躍不已。

    慢慢地她知道只要往同一個方向轉動,就可以「打開」或「關上」。

    而像音樂鍾及水龍頭,在她一番地辛苦努力之下,終於可以自己來了。

    到後來飯桌上的果醬罐、海苔醬罐,她也都會幫我打開。

    就這樣,小美又學會了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動作。

    我盼望每一件事她都能漸漸「自己來」,走向「自立」的第一步。

    小美開始喜歡活動手指的動作,在「工作」方面也愈來愈富於多樣化及變化。

    像是貼貼紙、扣紐扣、打開紐扣、在掛鉤上掛東西、把掛鉤串起來、用剪刀剪、用夾子夾、用曬衣夾夾起許多東西玩「太陽公公大拜拜」、用線來串東西等,只要和動手指有關的事,她都樂在其中。

    這些經驗也活用在她的日常生活之中。

    像穿衣服時自己扣扣子、自己拉開拉鏈、自己拉上棉被套的拉鏈,自己拿剪刀剪開點心的袋子;花買回來時,剪下花自己插上,書本破了自己找膠帶把它貼好,等等。

    以前做什麼事都要叫媽媽,現在變成「我自己會!」

    可以感覺小美已經成為自己生活的主角,很快樂自在的樣子。

    如果隨意去幫她,她反而會生氣而且還會哭呢!

    從小美的生活中,媽媽不知不覺間學會了應對之道!

    一、仔細觀察小美感興趣的事物、喜歡做的活動。

    二、把那些事物、動作教具化,並以「工作」的方式來實踐。

    三、透過這樣的幫助,小美日常生活的幅度逐漸擴展開來。

    接下來的小美特別對「大小」和「顏色」感興趣。

    以前只是「大小」而已,現在已發覺「從大到小」、「有階段」的分別。

    因為媽媽懷孕了,她就分「第一大是爸爸」、「第二大是媽媽」、「第三大是小美」,媽媽肚裡小貝比是「最小的」,身邊周圍的事物都以大小等級去區分。

    看到樹葉、石頭和花時,她會停下來說:「這是爸爸,這是媽媽,這是小美,這是小貝比。」

    很喜歡去探索有「四個階段」差異的東西。

    透過「粉紅塔」這個教具(註:粉紅塔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感覺教具之一,由粉紅色三邊各為10到1厘米的十個立方體所構成,把它堆高起來時,看起來像一個塔,所以稱作粉紅塔。

    )配合著小美的成長,外婆親手幫她作了一具粉紅塔,她的「大小漸次性」有了整理歸納的機會。

    到目前為止,小美或多或少都有接觸過「大小」及「漸次性」的教具,她也很喜愛那些東西,只是教具本身的目的,並沒有很明確地傳達給小美。

    例如有一組「10個由大到小的色彩茶杯」,一眼看去好像滿討好的,但是因為上面有彩色的圖案,玩到一半,孩子對那些圖案的興趣會分散她的注意力。

    為了要讓孩子理解大到小的漸次性,那些彩色的圖案好象多餘的、是阻礙的。

    也就是說孩子在玩味「大→小」時,卻突然冒出「這是藍色」、「那是狗狗」。

    我發現它會影響孩子對「大→小」注意力的集中。

    蒙台梭利的教具果然很了不起!以前含糊不清的「大小差異」概念,孩子現在一次就懂了。

    小美自從接觸粉紅塔之後,很清楚地掌握了「大小」的概念,也能夠做歸納整理了。

    接下來是對「顏色」的敏感表現。

    外出的時候,以前只會說「大車車」、「小車車」,現在她會說:「哇,紅色的車車,藍色的車車,下一台是什麼顏色的呢?

    是綠色的!」

    和別人擦肩而過時,也開始對別人的衣服顏色感到興趣。

    看見穿黃色T恤的人,就說:「小美也有黃色的衣服,對不對?」

    看見穿藍色西裝的人,就說:「我也有藍色的衣服。」

    最勁爆的傑作,就是肚子餓時說:「哇!肚子好餓喲!我好想吃白色的飯和紅色的番茄噢!」

    真教我捧腹大笑。

    對顏色是那麼的敏銳,還能以感覺去捕捉周圍事物,似乎她已培養出直覺的能力了。

    接下來開始熱衷於衣服、鞋子和髮帶的搭配。

    「今天的衣服是紅色,所以用紅色的髮帶吧!紅色的衣服和紅色的髮帶,所以鞋子要穿紅色的。」

    搭配時,小美樂於選用一致性的搭配,所以她不會做出類似粉紅色衣服配紅色鞋子的奇怪搭配。

    幫紙娃娃穿衣服也是一樣,她真的經過仔細思考呢!

    「紅色的衣服,哇!好漂亮,好看!好看!那再加上紅色的鞋子吧!」

    ;「粉紅色的衣服,哇!好美噢!好,那鞋子就穿粉紅色的。」

    早上一醒,還睡眼惺忪的,就開始用顏色說出所看見的東西。

    「啊!黃色的太陽」、「紅色的車車(玩具)」、「粉紅色的小熊!」

    小美認為蛋一定要有黃色和白色,早餐煎蛋時,我做成了炒蛋,小美就哭著說:「白色呢?

    白色的呢?」

    不僅如此,她所看到的世界,全都轉換成有顏色的了。

    而且那段期間她很喜歡的歌是「紅色的小鳥,你為什麼是紅色的呢?

    因為吃了紅色的果實啊!」

    小美告訴我她的發現

    有一天下過雨的黃昏,她看著天空說:「哇,水藍色的,白色的耶!」

    我本來以為那天的天空是「灰色的」,仔細再看一下,就像小美所說的,並不是灰色的,而是和白天的水色不一樣,是略帶白色的水藍色。

    另外,她看到晚上的夜空,就說:「哇!藍色的!」

    我一向以為夜晚是黑色的,不過認真的看,才發現它和白天的藍不一樣,是「深深的藍色」。

    大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許多一成不變的觀念,連顏色都被定形了。

    但小美不同,她用自己的眼、自己的感覺去感受,不但讓我確信她的感性得到了成長,而且再次讓我確認到「感覺」所帶給人的溫馨感受。

    看看現在的小美,我覺得她活在感覺之中,她將感覺不斷地鍛鍊沉澱,一切都以感覺去捕捉的生活方式,讓人感到溫暖親近。

    如果只是教科書,我想並不能帶給孩子這樣的感覺歷練。

    以「大小」、「顏色」、「聲音」、「一樣」這些基準快樂地去分類、集合;並且在過程中,動手去做。

    我希望這種生活體驗讓小美樂在其中。

    然而今天的社會是個充滿競爭的社會,有很多孩子在還沒進幼兒園前就先進補習班,而且補習班各式各樣都有,資訊泛濫,讓人摸不清到底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

    大家都說愛自己的孩子,這樣是為他們好,所以就惡性循環,愈來愈嚴重了。

    但是,孩子生在這個世上,我希望他能使用上天賦予他的「手指、手、腳、身體、眼睛、鼻子和嘴」去感覺、去體驗,而且一生只有一次的這個時期里,盡情地樂在其中。

    因為當孩子能夠品味到這種喜悅,那段過程便會在他心裡生根呼吸。

    希望我們都能珍惜上帝所賜給我們的「感受的心靈」。

    美眉媽媽在這之後,仍不斷地以信件和傳真傳來信息。

    我因為她順應自然的引導、在生命法則前那種謙虛的態度而深深感動。

    由於限於篇幅,所以只節錄一些能帶給新手媽媽的啟示的部分。

    心靈在幼兒期形成

    有位年輕的媽媽到我家來,看了美眉媽媽給我的信和照片,回家後立刻實行從美眉媽媽那裡得到的啟示。

    於是她兩歲的孩子改變了。

    孩子變化的情形寫在她給我的信中,於後介紹。

    這位媽媽是小兒科醫生,為了照顧孩子而暫時停下工作。

    雖然停下那麼重要的工作來和孩子相處;但她說事實上她真的不懂和孩子相處的技巧,感到非常的沮喪。

    這種困惑是結婚生產以前曾在社會上工作或發揮自己才幹的女性們共同的問題。

    為了剛出生的小孩,連自己的工作都捨棄掉,為他們付出那麼多的時間和體力,有這樣的必要嗎?

    愈是有能力的女性愈是感到煩惱。

    這封信或許可以成為回答這個困擾的一份珍貴證言吧!

    在與老師見過面回到家後,我的家中有了一些變化。

    首先我所做的,有以下幾點。

    (1)清除多餘的玩具,把還要玩的玩具和女兒一起放在「該放的地方」。

    早上起床時把房間整理乾淨。

    (2)生活中的許多片段,尤其女兒想要幫我做菜、折衣服、掛上抹布、洗碗筷等,我總是很仔細地做給她看,並且和她一起做。

    (3)過去我總認為剪刀很危險,都由我來保管,不過現在我把剪刀和容易剪的紙一起放在漂亮的盒子裡,擺在女兒拿得到的地方。

    (4)我試著做了一些玩具,不過她似乎還沒興趣,現在我靜觀她有興趣的動作,像是「用夾冰塊的夾子,夾各種東西,放在托盤上,在玩麵包店家家酒」。

    以前我女兒早上醒來時都會哭,不過現在醒過來時總是笑咪咪地換衣服(上衣的扣子自己會扣了很滿足),然後和我一起做蛋包飯(打蛋、打散、撒鹽、倒進平鍋里)。

    而且她可以自由自在地使用剪刀了,這件事令她很高興,看她那麼熱衷於我為她預備的剪刀和紙,真教我吃驚。

    一直到最後做完收拾到小垃圾桶里,她都很高興的樣子。

    從這樣的生活中,女兒的表情出現了某一種安定或像自信那樣的東西來。

    情緒上也變得很安定,特別表現在對周圍的人體貼、友善上(像會去抱在哭的小朋友,吃飯時會問媽媽,你吃飽了嗎?

    等等)。

    或許因為我知道並體貼她的感受,她有一種安心感的緣故吧!所以她也會把自己感覺到的事跟我說。

    前幾天在公園裡,她說:「媽媽,你聽,好像有什麼聲音!」

    於是我和她抬起頭,聽見隔壁的樹上傳來啄木鳥「叩叩」的小聲音,兩個人靜靜地享受了那樣的聲音。

    身為小兒科醫生的時候,主要的工作就是「看生病的孩子」,從來沒想過,要如何去培育健康的高品質的孩子。

    我深切感受到身為小兒科醫生,真的不夠格!辭掉工作和孩子相處後,我現在正可說是在「媽媽的敏感期」,而且也是「醫生的敏感期」呢!

    在珍貴的成長期陪伴孩子,是一種幸福

    當一個學有專長的女性,辭掉工作面對養育孩子的問題時,她們會在各種狀況時不斷地自問:「我這樣為孩子辭掉工作,對嗎?」

    在接到前面那封信後兩年後的現在,孩子已是幼兒園中班了。

    我把最近接到的一封信當做「續篇」介紹給大家。

    ……辭掉工作時只想說是配合孩子的時間,能從容不迫地帶孩子就好了。

    當時單純的想法使我成為全職媽媽,但是現在我每天都深刻地感受到,能夠在孩子珍貴的成長期與他為伴,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然而在實際育兒的過程中,當我與孩子應對不理想時,我就會懷疑自己停掉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

    好像自己眼前的東西已失掉它的價值感;也引發了停職的焦躁感。

    無論任何時候,我都希望自己能認識孩子的美好,並且能和他們有很好的互動。

    畢竟,能夠支撐一個母親的心的,不就是好好認識自己孩子的美好經驗嗎?

    雖然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要做的也會愈來愈困難,但在孩子正處於幼兒期的現在,如果能一起為他構築心靈的基石,我深信孩子以後也會理解媽媽為什麼要出去工作的心理了。

    A少年的事件之後,有人說無法消除家有14歲以下孩子的媽媽心裡的恐懼與不安。

    A少年母親的那段話:「我本以為我所做的是對他好,結果卻把孩子逼到絕境上去。」

    這話無論誰聽了都會在心中沉重地嘆息吧!

    《聖經》當中記載,有一個犯了罪的女人被抓到眾人面前,大家要用石頭打死她,耶穌卻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他們聽了不但沒有人用石頭去打她,反而從老的開始,一個一個的出去了。

    我相信,在教育小小孩的謙虛母親,一定也沒有勇氣拿石頭去砸這位母親吧。

    「我沒有把握我的孩子不會成為A少年那樣,」我似乎聽到說這話的母親們真實的心聲。

    只有小小孩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但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卻看不見這個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不要錯失「自己眼前東西的價值」,多多認識「小孩的尊嚴」,那句「構築幼兒期孩子心靈的基石」的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育兒的第二次機會——3~6歲

    幫忙做家務

    如果你是一位新手媽媽,面對剛出生的孩子,正忙得手足無措,哪一天卻察覺到孩子好像有點過動的傾向,坐不住定不下心來,或是做什麼都不起勁。

    然而,儘管如此,孩子還是有希望的。

    因為3~6歲還有許多修正的機會。

    幼兒後期充滿了專注集中就可以達到正常化的能量。

    而且這個時候的孩子想主導自己的行動,所以會很積極地去學會行動的方法。

    在這段時間,把這股力量的方向導向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

    在這裡介紹一位母親,她以「讓孩子幫忙做家事」的具體方法來實踐引導孩子。

    這裡所介紹的「阿哲媽媽」,過去曾是我的學生。

    她是個求知慾很旺盛的女性,她最初的挑戰,就是要「駁倒張老師」。

    她懷著這個目標很熱心地聽我的課,不知不覺中卻被蒙台梭利教育給迷倒了。

    大學畢業後,她進入東京國際蒙台梭利教師培訓中心,學習「蒙台梭利方法」的完整體系的教育。

    之後,她擔任蒙台梭利教師工作了好幾年,然後結婚當了母親。

    兒子出生後很像這位有骨氣的媽媽,從嬰孩時期開始就是個好奇心旺盛的小寶寶。

    睡覺對他來說好像是一種浪費,每天睜著大眼睛不睡覺,仿佛想要做些什麼。

    「阿哲媽媽」每天跟這個不睡覺的小寶寶串門,可以說筋疲力盡。

    只要看到她不耐煩額頭冒青筋的樣子,就可以知道她是多麼的辛苦了。

    不過阿哲媽媽成功地把育兒的辛苦轉換為喜悅。

    她將從蒙台梭利教育所學來的東西,巧妙地運用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看到孩子的反應就感動,就喜樂。

    阿哲媽媽在公園和孩子互動的悠閒神情,總是讓公園裡其他媽媽留下不可思議的印象。

    發現阿哲媽媽與孩子的對話與眾不同的其他媽媽們,慢慢地來與她攀談進而熟識起來,有時也會來到阿哲媽媽的家中,要阿哲媽媽借她們看她為孩子製作的各式各樣玩具,同時也學習「觀察孩子的方法」和「幫助孩子的方法」。

    經過這樣的過程,阿哲媽媽為媽媽們開放自己的家,並且取了一個名字,叫作「兒童工房」。

    她的目的是提供一個場所,讓孩子們有一個從事「自己成長所需要的工作」的地方。

    在孩子們默默地做「自己成長所需要的工作」的同時,媽媽們就向哲美學習「幫助孩子」的訣竅和重點。

    「支援育兒」的場所就這樣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今天已見到確實成效。

    這裡所介紹的是阿哲媽媽平常寫給這些媽媽的一份通訊,是有關在家中幫忙做家事的事。

    由於阿哲媽媽是把她日常生活中實際所做的事與大家分享,所以任何人看了都可以得到啟示吧!她寫那封信時,兒子已經5歲,這篇文章是以孩子在家中「幫忙做家事」做範例所寫的故事。

    早上的準備

    我在孩子2歲半的時候立了一個小小的目標。

    那就是在他去讀幼兒園以前,要學會早上起床可以自己換衣服(包括扣扣子、拉拉鏈、別上安全別針、疊好睡衣),而且可以自己來準備早餐。

    也就是出發至幼兒園以前的準備,他可以自己做好。

    一般家庭都會想:「去幼兒園之後,老師自然會教的啦。」

    而並不特別在家裡教孩子,又或以忙碌為由,三兩下地幫孩子做完所有的事。

    如果這樣的話,孩子不管到幾歲都不會自己做。

    因為他會錯過這段快樂學習事物的時期。

    只要一過4歲,孩子就會想「還是媽媽來幫我做比較快」,自己就不會想去做了。

    從小都是媽媽幫忙做好,不用自己動手做的孩子,會對自己穿脫衣服時笨拙的雙手感到不耐煩,也覺得自己動手是很麻煩的事。

    特別是扣扣子和繫鞋帶。

    媽媽不能把孩子當成機器人一下子要他做這個,等一下做那個(如果這樣,孩子會變得什麼都不想做),而是要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去行動。

    當他落後時,可以問他:「接下來要做什麼呢?

    你知道嗎?」

    「今天媽媽什麼都沒說,你知道該怎麼做嗎?」

    「要準備的東西有三樣,你猜是什麼呢?」

    等等,以問答的方式快樂地進行,不知不覺你會發現他們都做好了一被誇獎一表現得更好。

    由於從小我就讓他們自己去想接下來要做什麼,所以5歲的孩子在準備早餐的模樣,是很精準的。

    寒假時的三餐烹調,也是孩子應該做的事,然後,兩人合力完成。

    因為我是以「幫助孩子可以自己做」的心態教他的,諸如這樣幫助小小孩的情景,在蒙台梭利學校是常可見到的,譬如說:當兩歲的孩子困難的作地圖拼圖時,一般體貼的大哥哥大姐姐會幫他們撿起來並且幫他們收拾,不過,在蒙台梭利學校的大哥哥大姐姐會說:「這是在哪裡的呢?

    應該是在這邊的,放得進去嗎?」

    然後開始教那個孩子。

    像這樣自己去思考、準備早餐,不是到了5歲一下子自然會的。

    必須從很小的時候開始,讓孩子一點一滴地去思考、自己去完成,累積這樣的經驗是很重要的。

    料理

    過了1歲,孩子很喜歡在廚房玩。

    他會打開梳理台下面的門把,把鍋子、醬油等拿出來、發出喀哧喀哧的聲響。

    從那時開始我就讓他們熟悉做菜這件事。

    在他們很愛去碰調味料的瓶瓶罐罐時,我就叫他們當調味料負責人,「接下來請把油拿給我!」

    「哪一個?」

    「這個嗎?」

    這樣過了不久,他們就記得油是哪一個,並且會使出全身的力量搬過來給我。

    再來是自己要喝的東西自己倒。

    剛開始(2歲前)我是扶著他的手來倒,從3歲左右起無論什麼飲料他都可以自己倒了,而且不會弄灑。

    「倒,注入」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動作,因為它需要手腕的柔軟度、手眼的協調、量的移動以及力的調節與控制。

    「倒」在所有做菜的場面中都有出現的機會。

    如果這個動作做得好,做菜的過程就會很順利,很少失敗,而且又很快樂,便會愈做愈好。

    我家的孩子過了1歲之後,也就是可以走得很穩,常走到我身邊來擾亂的時候開始,我就讓他們一步一步地學做菜,我在此介紹讓他們做沙拉的例子。

    當我在做沙拉時,怪獸來了(我家孩子),我把蒸好的馬鈴薯給他一個,準備一個裝皮的容器,先剝馬鈴薯的皮給他看,然後交給他做,在他一邊流口水一邊剝的時候,我在旁邊已剝了二、三個。

    我會誇獎他說:「做得很棒噢。」

    或教他「你抓住這邊看看!」

    或是問他:「皮要放在哪裡呢?」

    剝好的馬鈴薯和皮要如何來分類,可以交給孩子去判斷。

    對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很愉快的挑戰,也是讓他們願意做到最後一個步驟的重點。

    同時,這也是讓孩子自己去思考,並且持續做一件事的訣竅。

    孩子得到要領以後,剝的個數也慢慢增加,到後來,他們剝完所有的馬鈴薯時,會很有成就感:「全部都是我剝的!」

    不僅是剝皮,大概在1歲10個月左右,我就開始讓孩子有少許機會用菜刀切菜。

    孩子還沒力氣去切會滾來滾去的圓柱體或長長的蔬果,所以大塊的菜由媽媽來縱切,小片的就交給孩子。

    孩子切的量,剛開始只有很少,切得不錯以後再慢慢增加。

    接下來如果慢慢地把「工作」交給他們做,他們就不會只執著在「切」的動作。

    至於菜刀的用法、握法、該怎麼切、要怎麼壓住材料、切菜的準頭等,每一個動作,都要分解開來用很慢的速度做給孩子看,讓孩子容易了解,並且看得很清楚。

    同時在做示範的時候,不要嘀嘀咕咕地說個沒完,應注意孩子有沒有看清楚,儘可能控制不要說太多話。

    當然在教孩子菜刀的用法時,也要很清楚地告訴他們菜刀的「危險性」。

    我想在孩子10歲以前,至少可以學會10種以上的餐點做法。

    哥哥目前會做的有煎蛋、土司料理、鬆餅或煎蔬菜餅等,只要看分量自己就會做。

    或許這樣說有點過分,不過我認為,若是放孩子獨自一個人在家裡,他能自己做東西來吃,或是雖然功課成績不好,但會自己削蘋果皮、開罐頭,這樣該有多棒啊!

    會做菜的孩子,有專注的集中力、做事又有條不紊,這才是真正頭腦好、聰明的孩子,不是嗎?

    等到會認字,也會自己去量分量時,我想可以畫圖為他準備好做菜的順序。

    到現在為止,我的孩子都是用身體來記憶的。

    有時候,我會像大廚師在教弟子一樣催促他:「做菜要動作快,有條不紊,要不然菜就要燒焦了!」

    儘管如此,他還是想做得不得了,總是高興地和我一起做。

    因為做了菜之後,可以享受到美味的食物,可以很得意地對大家吆喝「開飯了」;還有最後大家發出「好吃!」

    的讚美聲,使他對做菜樂此不疲。

    上一個寒假時,我想寒假只有兩周那麼短,如果不做點什麼事的話,一下子就結束了。

    所以就決定做「菜」。

    我心裡決定「每天都和哥哥一起來做」。

    為了讓他做得輕鬆愉快持續不斷,就算菜色少一點,或他不會做比較精緻的菜也無所謂。

    總之,就是儘可能選擇可以做得很愉快的菜(像煎蔬菜餅等)。

    還好,為期兩周的寒假,過得又充實又愉快。

    因為每天都在做,孩子的手藝還真的進步不少呢!畢竟,做菜這件事「習慣成自然」,我深刻感受到了!

    幫忙擺碗筷及擺上飯菜

    吃完飯之後,我讓他們收拾碗盤(因為吃完了不必擔心會弄灑)。

    做得不錯之後,就讓他拿還有剩飯的碗(從不容易倒灑打翻的東西開始),然後是菜,最後是有湯的東西(容易弄灑的東西)。

    現在小孩(2歲2個月)要喝牛奶時,自己會拿杯子倒牛奶。

    他會很小心地把杯子端到桌子上。

    一天有重複五、六次的機會。

    他就像在「線上步行」(註:所謂「線上步行」是蒙台梭利教育中所實行的練習。

    以正確的姿勢走在線上。

    有時配合著音樂,有時手上拿著東西、頭上頂著東西,以正確的姿勢慢慢地行走)一樣,端東西時總是穩重謹慎。

    最喜歡幫忙的時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有自信,可以自己去想、自己去行動,覺得「自己什麼都會做!」

    這個時期可以成為「行動的主角」,因此我們要利用日常生活中許多的狀況,尤其「讓孩子幫忙做家事」是相當重要的機會。

    我想只要你看到孩子們在「兒童工房」里的貼心時間幫忙的情形,就可以明白他們是多麼喜歡幫忙參與了。

    他們用力地擦桌子、打開桌巾、用注壺倒牛奶、發盤子、用夾子夾點心,把毛巾捲起來、用掃把掃掉地上的點心屑等等。

    該怎麼樣交給孩子去做呢?

    有以下幾點訣竅:

    (1)準備孩子很高興而且很願意去做的小尺寸毛巾或掃把等。

    (2)第一次做給孩子看的事物,必須要在他的面前讓他看清楚做法後,才讓他做。

    例如:

    我用注壺倒東西的時候,總是在孩子的眼前慢慢地、重複地做給他們看。

    (3)之後再一點一點地加困難的動作。

    有的父母親感嘆自己的孩子「不會整理」、「不會自己穿衣服」,那是因為在孩子「想要自己做的時期」,沒有「幫助他自己做」的緣故。

    只要是人,每一個人都想成為「自己行動的主人」,誰都不想被人家命令去做事。

    調整隨意肌運動的幼兒期,正是要照自己所想去行動的時期。

    這個時期,他們非常努力地嘗試做各種動作,達到自己完成的地步。

    這是自然賦予人類自立的機會。

    希望我們都把握這個機會!

    誠如孩子在某個時期對收拾整理很感興趣一樣,他們也有段時間對自己換衣服感到非常有趣。

    當他們對紐扣感興趣(2歲左右),以及什麼都想模仿媽媽的時候,就可以幫助他,讓他學會自己換衣服。

    一開始可能很花時間,但只要你幫他自己做的話,就會愈做愈好,等他做得很好時,就一點也不麻煩了。

    而且孩子對有趣的事學得也快,不用很費勁地很快就能學會。

    當他可以自己做時,就能產生「自信」。

    朝著「自立」成長的孩子,「自信」是最大的禮物。

    孩子能夠享受和你一起做事的時光,只有現在!孩子從小就幫忙做家事,最近的狀況如下:

    (1)下雨之前,他會幫我把衣服收進來,把收進來已經乾的衣服,很整齊的疊好。

    (2)最近包辦洗所有的碗盤。

    在他剛開始想洗碗盤時,我教他盤子的放法、湯匙和筷子的方向和位置、不要浪費水、動作要快等,現在他可以做完而且做得很好。

    在這之後,不管碗盤再多,我都可以很安心地交給他,因為他已經可以做得很完美。

    (3)早上起床,自己換衣服,疊好睡衣,拿出麵包放進烤箱,轉動時間鈕、在烤的時候準備奶油或盤子、抹上起司或果醬,倒好牛奶,然後叫大家吃早餐。

    (4)自己折好手帕和衛生紙,放進口袋,自己把名牌用安全別針別在衣服上。

    在他自己做的那段時間,我就去晾衣服或做便當。

    兩歲的女兒有時會早起,有時起得晚就自己一個人吃。

    她把麵包放進烤箱,旋轉按鈕(我會確認烤的時間),然後她會告訴我「已經叮——了喲!」

    ,我幫她拿出來(只幫到這裡),她自己塗上奶油。

    或是自己把起司片放在土司上面。

    如果吃的是日本式的早餐也是一樣,打蛋、撒芝麻、舀味噌湯等等,有很多事都是孩子可以幫得上忙的。

    寫了這麼多「幫忙做家事」的種類,並不是說我的兒子每天都做那麼多。

    就像在「兒童工房」里的孩子自由地從架上選擇「工作」一樣,當他們對某件事感興趣時,就會去做他們想做的事。

    這才像個孩子。

    現在他最喜歡做的就是「洗碗盤」和「飯後的收拾」。

    讓孩子自己想接下來該做什麼

    阿哲媽媽的信中所談到她這段時間個人的實踐經過,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這位媽媽的目標在於「孩子透過幫忙可以自己思考,自己行動」。

    「自己思考,自己行動」正是幼兒後期的孩子從生活中自己做、自己靜忙當中學會的。

    接下來所介紹的這位媽媽,在認識蒙台梭利教育以前,當孩子表示想幫忙的時候,她會把孩子趕走,並且對他們說:「你們不來幫我做就是幫大忙了,到旁邊去!」

    事實上,在孩子3~6歲的時候、如果大人不把一件事的意義和順序傳達給他們的話,孩子真的只會愈幫愈忙。

    這位母親自從認識蒙台梭利教育之後,開始重視孩子的每一個行動,同時,也開始給孩子們幫忙的機會。

    借著這些過程,她發現她的孩子改變了,他們變得會「自己去想接下來要做什麼,也會自己去行動」。

    我一直都是一邊工作,一邊自己帶孩子。

    但是我只是照顧他的吃穿,至於這個孩子現在想做什麼?

    現在對什麼感興趣等,我根本沒多餘的時間去想。

    孩子是我在認識蒙台梭利教育後才生的。

    照顧他的時候,我才意識到蒙台梭利所說的敏感期,於是我捨棄以往的態度,用新的方法來對待孩子。

    譬如說,回到家要漱口洗手。

    我現在才知道二歲左右的孩子喜歡一而再、再而三的玩水洗手,可是以前我卻沒有耐性等他們「快點!快點」,「不快點洗,我沒時間準備晚飯了噢!」

    老是急著催促他。

    肥皂也是數「1、2、3」就把它搶走,不讓他自己來。

    但是現在我對兩歲的孩子卻不一樣,我幫他準備了一個小椅子,讓他可以自己開洗臉台的電燈開關,以及夠得到水龍頭,擦手毛巾也掛在他的手可以及得到的地方。

    然後我跟他說:「洗好了,叫媽媽。」

    就離開他旁邊,一邊做其他事,一邊探頭看他做的情形。

    我看到這個小兒子在手上打上一層又一層的肥皂,然後放水沖走,一次又一次地反覆在做著。

    最後滿足了,倒掉(放掉)洗臉盆里的水,關上水龍頭,最後關上電燈,然後來跟我報告:「媽媽,手手,洗好了!」

    接著就去玩了。

    其他的事也是一樣

    有一天我在削蘋果皮,6歲的女兒說:「我想削削看。」

    我以前會說:「太危險了,長大再說!」

    但是現在我卻能對她說:「你看噢!要這樣削!」

    慢慢地把水果刀的用法做給她看。

    在女兒開始削時,我在一旁靜靜地等著。

    看到女兒削完時滿足地說:「我削好了!」

    雖然能吃的地方已所剩不多,但我也跟著開心起來。

    對於我自己可以做到在一旁靜觀等待,自己也很高興。

    記得我的兒子在3歲到6歲時跑來跟我說:「媽媽,我想幫忙!」

    我還對他說:「你滾到一邊去,你不來幫我就是在幫我了!」

    多麼冷淡又討人厭的媽媽啊!不過現在我會邀他們:「要不要擦桌子?

    要這麼擦!」

    於是兒子以非常認真的表情擦桌子,然後帶著滿足的表情說:「擦好了!」

    在倒麥茶時,以前兒子想要自己倒時,我就說:「會灑出來,不行!」

    如果他不聽自己去倒,結果灑出來的話,就責怪他「我不是說了不行嗎!」

    令他十分沮喪,使得他不得不說:「媽,你幫我倒!」

    現在我改變了,我會說:「要這樣倒,你要不要做做看?」

    或者「灑出來了嗎?

    用抹布擦一擦。」

    孩子們自己漸漸地會自己想,接下來要做什麼呢?

    不再每件事都來問我了。

    希望大家注意最後一段話——「會自己想,接下來該做什麼呢?

    不再每一件事都來問我了。」

    很多媽媽在罵孩子時的口頭禪是「不要每件事都來問我,你不會自己想想看啊!」

    但是,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是誰的責任呢?

    要是他想自己做,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時有人教他,就不會變成一個無法自己思考,無法自己去行動的人了,不是嗎?

    把日常生活當作教室

    在《媽媽的敏感期》一書的後記中,當提到美國的教育學者布魯姆,曾在藝術、運動和自然科學這三大領域中,對晉身世界頂尖的人物在小時候所受的教育,作了一番研究。

    在他的研究中有一段「家庭和初期學習所負的使命」,是一篇發人深省的報告。

    這些世界頂尖人物的共通點是,他們的父母親在他們小時候,就把家中許多雜事和責任分配給他們,讓他們負起責任,這一點在他的報告中強調了好幾次。

    當這些人長大後,對特定的專門領域開始有興趣時,他們就會盡最大的努力,好好地去做。

    由於幼年曾被父親要求反覆地去實踐家庭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這樣的訓練幫助了他們,以至於他們能夠超越且忍耐許多的歷練,而最後達到世界級的頂尖成就。

    在幼兒園老師的聚會中常常聽到,那些身邊所有的事都是媽媽快速幫他做好,然後又被帶到補習班或才藝班的孩子,常常不會自己思考,不知所措,而且笨手笨腳,是令人頭痛的一群。

    或許幫助孩子在家庭每日的生活中,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行動,會比帶他去補習班或才藝班來得麻煩也說不定。

    正因為不容易,所以才有補習班和才藝班學不到的重要基礎。

    很多家庭都認為「孩子只要把書讀好就可以了」,所以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親代勞,什麼都為他們做好了。

    等到孩子長大以後,你再叫他「自己去做!」

    或「家裡的事你也多少幫一點忙好不好!」

    都沒有用了。

    因為孩子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把家裡的事很有條理地做好。

    接下來,是「兒童之家」的老師所說的一段話。

    她觀察蒙台梭利教育中長大的孩子後,認為「日常生活的練習」才是所有一切的基礎。

    這套教育方法充滿讓人從教條化的人生當中解放,通往自立之路的契機。

    若要把孩子從「被人家說了才動」,「沒有指示就不會判斷」的重大危機中解脫出來,當務之急就是讓孩子每天在生活中具體地練習「自己去判斷實踐,並在過程中吸收一些什麼」。

    上一輩人教育孩子用「不管他,自然就會長大了」的那一套方法已經行不通了。

    因為現今這個時代,已經不是放著他不管,他就可以自然體驗生存之道的時代了。

    我們希望這個時代的孩子能夠運用智慧應對事情;掌握自己的人生,具備不屈不撓的人格等。

    從幼兒期開始就強迫孩子成為專家的後補,在自然生活中剝奪孩子成長應有的步調,這種生活無法產生任何東西。

    因為豐富的情操和天才般的想像力,絕不是被管理下的那種教條式、規格化的方式中所能培育出來的。

    為了要孩子發揮自己的智慧,去過自己的人生,就不能缺乏「該怎麼去生活?

    該怎麼過日子?」

    的經驗。

    唯有自己動手反覆練習,用身體去學、用心去感受、鍛鍊自己的頭腦,才能創造出孩子的明天。

    日常生活的行動分成三類

    在日常生活中融人教育的規律行動,是蒙台梭利提倡的新教育法的基石。

    這和一般教育所說「基本的生活習慣」的原理不同。

    一般所稱的「基本的生活習慣」指的是排泄、用餐、穿脫衣服等生活上基本的事情,以自己會做為目的。

    而蒙台梭利教育的基石是指「日常生活練習」,是以培育一個自己思考、自己行動的人為目的。

    在日常生活當中,孩子內在催促他「想去做」的衝動,幫助他自己去思考他不會做的事情,建立方向秩序,進而做到接近完美。

    而幫助他的方法,並不是只幫助他會做就好,而是幫助他可以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實行。

    所以,把孩子想學的動作分割出來,按照順序做給他看。

    在做給孩子看之前,自己必須先做做看:「起先拿這裡……然後按住這裡……再來移動……」也就是必須先將行為的要素分解,才能做出好的提示。

    當孩子看到大人一邊想一邊做出來的動作時,他們便會開始活動他們的頭腦。

    等到自己做時,便可以一面回想自己所看到的,一面自己去做。

    那時,接下來的步驟也已經在他的頭腦里,也就是說他在做目前階段的動作時,也在預測下一步的動作。

    於是,能夠養成做現在的事時預測下一件事的習慣。

    這是人學習先思考再行動的第一步。

    所以大人如果什麼都不想,只跟孩子說:「就是這樣做啊!」

    那孩子根本沒有動腦的餘地,更不能理解了。

    在蒙台梭利教育里,不是推諉給「以後自然就會變好的啦」這種偶然的機會,而是將日常的生活行動分成三大類,分解每個動作,提示給孩子看,讓他把這三類行為都做到完美。

    這三大領域稱為「日常生活練習」。

    第一類是照顧自己,如自己洗臉、洗手、穿脫衣服、刷牙、梳頭髮等。

    第二類是照顧環境,如掃地、照顧小動物、照顧植物、分配碗盤飯菜、洗餐具及整理廚櫃等等。

    第三類是日常的禮節規範。

    讓孩子在這段時期學會無論走到哪都通用的禮節規範,是大人的重要工作。

    當他學會正確的舉止規範,便會將注意力轉移到社會的層面。

    只會傻傻站著不知所措,與好好地去學會是完全不同的。

    寒暄問候的方法、拿東西給人家的方法、用餐的方法、優美的動作姿態等,不是只做出笑臉就夠了。

    正確性是必要的。

    這些教育並不是「管教」,而是在孩子「想要去做」時,引導他們去做,去思考,做自己行動的主人,然後能從對大人的依賴中獨立、行動。

    並且養成面對目的去行動的習慣。

    』在幼兒期學會動腦去行動的孩子,升上小學以後,當他決心「自己完成」時,便懂得去思考如何實現這件事。

    這樣的孩子在小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必要的事都可以自己來。

    像站、坐、打招呼、整理、掃地、做功課、預習功課等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是小學低年級時走進學校文化和學習的路線當中,不可或缺的行為。

    但是卻有一些幼兒教育人士,袒護在幼兒階段沒有培養好這些能力的孩子,並且為他們辯護:「錯的是學校一成不變的規律文化」,一味地這麼主張好嗎?

    幼兒教育人士難道不應自問,現在的幼兒教育是否對於只有在這段時期可以學習的事物,提供適切的原理技術和支援呢?

    幼兒期學會的生活行動基礎能力,到了小學高年級時會被統合起來,成為發揮自己真正實力的原動力。

    在幼兒期沒有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自己思考,自己行動的能力,而先去學進入小學才要學的東西,到了小學高年級就會開始失常混亂。

    今後綜合性學習形態將不斷地增加,這將要求孩子具備自己理清頭緒、循序追究的能力。

    關於第二次機會

    雖然無論課堂癱瘓或A少年事件,人們都直覺到似乎和幼兒期的教育有關,但是不知從何時起大家都把矛頭指向教師的力量不足和心靈教育不足的方向去了。

    到底幼兒期教育的焦點放在哪裡?

    沒有人知道。

    或許這是因為他們對於幼兒前期和幼兒後期不同的成長問題,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方法去對應吧?

    但是,教育3~6歲孩子的幼兒園,目前正受到外來強大的壓力。

    上級追究課堂癱瘓的責任,家長則要求要提供支援育兒的設備和知識。

    事實上,幼兒園教育綱領的修訂中,已要求育兒設施及各種機能對社區的人們開放,以及在幼兒園教育結束後讓孩子留下來,所謂的「安親保育」。

    接二連三交代下來的指令,只是徒然增加第一線老師的工作負擔而已。

    然而,問題的本身得到解決了嗎?

    不如說只是帶給老師疲累,問題解決之道卻是愈離愈遠。

    重要的不在制度的變革,而在對待孩子以及幫助孩子的方法上的變革。

    譬如後面章節中所介紹的那位太太,面對眼前失常混亂4歲的女兒,不知如何是好時,她從蒙台梭利教育中得到啟示,用扯斷的珠子改作成項鍊,而且透過這個教材,不知不覺中改變了4歲的小女孩。

    在幼兒後期,只要照著生命的法則,縱使只是些微的契機,即使是短時間內都可以使孩子轉變。

    4歲小女孩的母親在接觸到孩子這股珍貴的生命力、感受到孩子「想要好好地活下去」的強烈願望後,開始研究起蒙台梭利教育中如何去觀察孩子、如何去幫助孩子的方法來。

    從最初使用曬衣夾、牛奶注壺等家庭用品,照著思考的法則做給孩子看開始,後來孩子的心智漸漸地往邏輯的學習上發展,進而對語言和數的世界感興趣了。

    那時那位太太不只為了自己的孩子,也為鄰居在育兒中的媽媽以蒙台梭利教育讀書會的方式,加深教育的方法。

    像這樣的努力,才真正叫作育兒支援。

    受到孩子湧現的強烈興趣,那位太太接著親手作了許多語言和數的教材。

    於是孩子們從數和語言的世界,向著更寬廣的文化世界拓展開來。

    像這樣具備發展能力的幼兒教育,真應該成為育兒支援的中心才對。

    那位太太的讀書會叫作「天使之家」,他們一面以合理的活動方法,讓孩子學會日常生活的功課,並以同樣的原理,讓孩子親近文學和數的世界,並且引導孩子知道世界和宇宙。

    聽說那些孩子進入小學之後,都可以自己的步調開始進入學校的學習。

    那些孩子共通的地方,在於自發的學習,積極及安全的生活態度。

    和現今流行的「暴力孩子」還有「易怒孩子」是完全相反的。

    因為這些孩子不會輕易走向「暴力孩子」或「易怒孩子」這種忽略問題本質,只是簡單地去把問題解決掉就好的路。

    近來許多人才剛剛針對「暴力孩子」及「易怒孩子」這兩種類型的孩子,提出否定的議論,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在幼兒期接受合理且良質教育的孩子,進入小學以上的階段後,令人肯定的表現。

    然後我們就可以從他們的表現思考幼兒後期教育的課題。

    在我國各地,接受良好幼兒教育的孩子,已經有了成果,這一部分待終章時再介紹。

    「個體」的確立

    雖然3歲以前養育上的缺失造成偏差發育,但孩子也能在3~6歲發揮他本來的美好,掙脫掉各種障礙而開花結果。

    無論是多麼地失常混亂,但只要有適當的契機,都可以使孩子在短期間內產生變化。

    所以才叫作「第二次機會」。

    一直到現在我都說,由偏差發育到正常化只有一條路,但是要幫助孩子確實地走上那條通往正常化的路,卻有許多條路可選擇。

    對「不明白動作方法」的孩子,仔細清楚地用簡易的方式,把「做法」做給他看。

    在日常生活中,一起「仔細地」做。

    在生活中讓孩子分擔家事的「責任」等等。

    尤其是「分擔責任」這件事,在幼兒後期特別重要,我在法國最初接觸到的幼兒教育,是應用了蒙台梭利教育的原理,叫作「人格化、共同體化教育」。

    這個體系認為「個性」與「共同體」是一體的兩面,唯有先確立了「個體」之後,這些個體才能成為「共同體」良好的成員。

    和而且他們把「責任分擔」的系統涵蓋在日常生活所有的生活、活動之中,孩子們每3個星期選擇一次自己要分擔的工作,然後每天持續的做。

    做3個星期,學會該項工作。

    舉凡整理書架、打掃、洗碗盤等,都有人來負責。

    之後我也造訪法國多次,無論他們的幼兒教育是採用哪一種形態來運作,都可以看見牆壁上貼著責任分擔的表格。

    畢竟把日常生活的工作分擔給孩子,讓他們去實踐並負起責任,是幼兒後期重要的教育內容之一。

    所以在幼兒後期,掌握各種機會,藉由自己選擇一持續做自己選擇的事一不逃避困難全力超越一體會完成感和充實感等一貫的方式,幫助孩子、扶持孩子,走過這一連串的過程是很重要的。

    像「幼兒期快樂遊戲最重要」的幼兒教育理論,在課堂癱瘓的現象出現後,已開始被提出來反省。

    研究幼兒後期並活用第二次的機會,可說是今後幼兒教育界的一大課題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