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2023-08-29 01:09:54 作者: 飄蕩墨爾本
    宗意心裏面還想著之前的約定,她很想和聶廣義說:【義叔叔,你還沒有拉二胡。】

    當然,也就是一閃而過的念頭。

    爸爸和姐姐教她的人生道理,讓她沒可能在這樣的時刻,說出這樣的話語。

    宗意也追了出來。

    和一直給程諾打電話的宣適不同,宗意直接用自己條件極好的嗓音對著樓上喊:「諾姐姐,適哥哥要走了,你要不要下來一下。」

    餘音繞湖,穿山越谷。

    程諾趕緊從夢心之在三樓的房間跑了出來,對著宣適離去的方向,一邊跑一邊問:「阿適,你這是要幹嘛?」

    宣適放下電話,倒退跑著和程諾說:「廣義家裡出了點事情,你別下來,我等下電話裡面和你說。」

    程諾見宣適走的這麼急,就也沒有再追。

    她知道,如果不是有天大的事情,宣適不會這麼就走了。

    以宣適的速度,她就算追也追不上。

    「好的。」程諾對宣適喊:「那你們路上小心,我等你電話。」

    第12章 誰願意干

    萬安橋。

    木拱廊橋。

    始建於公元1090年,北宋元祐五年。

    這座古橋,前後經歷過三次重建。

    清乾隆七年、清道光二十五年,二十一年。

    分別是公元1742年、1845年和1932年。

    大大小小修補的次數,更是不計其數。

    即便如此,在木拱廊橋裡面,萬安橋仍算不得是命運多舛的。

    它甚至算得上幸運。

    真正命運多舛的木拱廊橋,早就已經消失在地球之上。

    有些倖存於老照片,更多的仿佛從來不曾存在過。

    民國二十一年,聶廣義的爺爺,還是個只有幾歲大的小孩子。

    那一年,萬安橋第三次重建。

    聶廣義的爺爺年幼貪玩不懂事,吵吵鬧鬧倒著衝上了沒有造好的橋拱頂端。

    一個不留神,直接從八米多高的地方掉了下去。

    自由落體。

    在橋上作業的木匠,無不驚呼。

    卻也於事無補。

    然後……

    那個頑皮的小男孩,毫髮無傷地自己游上了岸。

    這件事情,很快在村子裡廣為流傳。

    有人說,這個小孩命真大。

    更多的人,認為這是古橋本身帶來的神跡。

    在高空落水這件事情發生之前。

    村里人管這座橋,叫長橋。

    長橋很長。

    同類別天下無敵的那種長。

    這座橋所在的村莊,被命名為長橋村。

    在高空落水事件之後,這座長橋,有了全新的名字——萬安橋。

    從此,萬安橋不再僅僅只是一座橋,還是四里八鄉人的信仰。

    聶廣義的爺爺也因此,和這座橋,有了不解之緣。

    把一輩子都奉獻給了這座橋,一步步成為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的非遺傳承人。

    早在2009年,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身處偏僻村莊的萬安橋,可能並不被大眾所熟知。

    但有一座木拱廊橋,大家或多或少,都聽說過。

    說是家喻戶曉也不為過。

    它,出現在一幅畫裡。

    一幅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它,國民度第一。

    是國寶級文物。

    它就是——《清明上河圖》。

    用真實的筆觸,在五米多長的畫卷上,記錄了宋徽宗時期,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華景象。

    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汴京城內的建築特徵,都城民生的欣欣向榮。

    相比另外九幅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堪稱獨一無二的文化遺產。

    它,特別接地氣。

    它,特別真實地記錄了人的市井生活。

    它,為後世研究宋朝城市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資料。

    它,歷史價值,甚至高於藝術價值。

    和紅樓夢一樣,《清明上河圖》也有專屬於它自己的「學派」。

    對《清明上河圖》的研究,囊括了社會史、建築史、交通史、造船史、城市史、商業史、廣告史、民俗史、服裝史……

    畫卷中央,那座橫跨汴水的虹橋,就是木拱廊橋的典型代表。

    然而,汴水上的那座橋,雖然同屬木拱廊橋,卻也僅僅只是和萬安橋建造技藝相似。

    萬安橋的建造,採用的是木拱廊橋裡面,最特別、最狹窄也最成熟的子門類——編木拱橋。

    這個子門類,是我國古橋樑類別中的一顆遺世獨立的明珠。

    全世界就只有浙江和福建交界的地方,還能看到用這種技術建造的橋樑。

    倒不是說編木拱橋特別精美。

    恰恰相反,編木拱橋,是用最有限的成本,在最艱險的環境,上最實用的技術。

    達•芬奇其實也設計過相似的拱橋結構。

    這位文藝復興後三傑之首是毋庸置疑的天才。

    但達•芬奇在拱橋設計這件事情上的成就,遠不及比他早出生幾百年的北宋木匠。

    達•芬奇的大部分設計,都是沒辦法落地的。

    就像他設計的坦克裝機車。

    都還僅僅只是一個空想。

    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卻是古人生活智慧的結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