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2023-09-16 06:07:48 作者: 七六二
    「盤游飯、谷董羹!」

    江南人好作盤游飯,將鮓脯膾炙埋在飯里,俗稱「掘得窖子」,吃起來跟挖寶似的有趣。

    谷董羹就是雜鍋亂燉,老百姓吃的,通常見不著紅肉,多是蔬菜夾雜少量海鮮,感覺後世的關東煮就跟這個差不多。

    以上,都是內容豐富、分量實足的平價主食。

    「鮓脯、抹髒、旋煎羊白腸!」

    鮓脯是用紅曲浸染的鹽醃魚乾,顏色紅彤彤的煞是好看。

    抹髒既動物內臟,以豬、羊為主,貼著刀片切成,刀上抹了調料,薄片即切即食。

    羊白腸是表面白油如霜的大腸及小腸,易熟,可以旋煎旋做。

    以上,都是帶點兒油星、物美價廉的街邊小食。

    「香噴噴爊肉蒸餅,過了這村沒這店!」

    總算看見真正的肉食了。

    所謂爊肉,即生煮的肉,切四五塊肥肉,用布裹起來,不添調料,直接放在水裡熬煮,熟後沾上椒鹽,用烙餅卷著或用麵餅夾著吃。

    還有各種花式的,爊肝、爊鰻鱔、爊團魚,更有素爊豆腐等等。這類吃食因為買賣攜帶都方便,多作為快餐販賣,就像古代的……肯打雞?

    作者有話說:

    餓了…

    第37章 逛夜市

    「今日聚緣樓供應招牌菜:蔥白炒雞子、芥菜炒蝦!您嘗嘗?」

    周不渡剛還在納悶怎麼沒見著炒菜, 就聽見客棧的夥計攬客了。

    若按照正常歷史發展, 受限於採礦冶煉技術,鐵鍋、鐵鏟不夠便宜好用,動植物油的產量也跟不上,炒菜原該在宋代之後才能普及。

    在那以前, 做菜的用具以陶器、銅器為主, 常見的烹飪的方法是火上炙肉、石上燔谷、蒸飯蒸菜、煮羹煮湯以及水煎油炸。比如生膾,就是把魚、肉切成薄片後蘸醬料直接食用;再比如果肉脯, 就是把新鮮瓜果、肉類用鹽、酒等調料醃製成干。

    至於調味料,明代之前沒有辣椒,胡椒尚且金貴, 醬油、白砂糖、紅糖等進入尋常百姓家仍待時日。現在最常見的調料, 酸的用梅子、醋, 鹹的用鹽、豆醬、豆豉、老鹵, 甜的用蜂蜜、麥芽糖、甘蔗汁,辛辣的用生薑、花椒、茱萸、韭菜、芥菜芥末。

    若非宮廷里精製的菜餚, 尋常人家吃的湯湯水水、麵餅雜粥,估計不合現代人的口味。

    說到這裡, 就又要感謝周溫嶸了。得益於他的革新, 現在就連縣城裡都已經有炒菜售賣, 如此烹飪,調料極易入味,食品的風味比原本歷史上同時期的好了不知道有多少。

    別看定海城市規規模不大, 但位置在海濱, 有港口、碼頭, 南來北往的商客不少, 城裡有兩三家客棧。

    正在攬客的這家名為「觀潮樓」, 是官營的,有好鐵鍋,把小炒做成了招牌菜。雖然店家為了保密把廚房門窗關得鐵緊,但聽著那聲音、聞著那股氣味,即可知道伙夫在用大鐵鍋熱油爆炒,此法烹製快捷,菜品質量穩定,如此,店裡的生意自然紅火。

    「借過、借過!」

    一個穿短打的精瘦漢子從他們身側飛奔而過,拐個彎,敲響大宅的側門。

    宅子裡,家僕正候著,把門打開,接過食盒,清點無誤,銀貨兩訖。相互說句吉利話,都是笑呵呵的。

    街上不少這樣的漢子,從店面、小攤上取了夜宵,用專門的食盒裝好,快快鑽入街巷,送到各個府上。

    周不渡納悶:「這是……」

    「跑腿送餐的。」越千江似乎習以為常。

    「外賣啊?」周不渡驚了。

    原以為爊肉、刺生、油爆小炒就已經足夠豐富了,沒承想,這個年代竟然已經出現了外賣,有錢人可真會享受。之前金雪瑕說定海是窮鄉僻壤,這還算窮的,那京城該繁華成什麼樣?

    再往前,絲竹聲聲隱約可聞。

    蒼松翠柏掩映下,是鬧中取靜的茶坊。

    這算是小縣城裡比較高檔的風雅地,讀書人三五成群相邀品茗,夥計聲量放得很輕,引他們入內,邊走邊介紹:「胡山、鹿苑,瀑布嶺;寶雲、花塢、臥龍山……您來點什麼?」

    得益於大周直道,小小的鄉下茶坊竟然也能供應數十種產自江浙、越州的名茶,只是從窗外經過,便能聞到茶湯的清香。

    不過,當下主流的制茶工藝仍是曬青、蒸青,把新鮮茶葉曬乾之後加入米糕,製成餅茶,或者蒸熟之後搗碎、烘乾,製成團茶、散茶。

    茶團茶餅雖易保存,卻不免損失了天然的茶香。周不渡邊走邊想,往後或許可以想辦法研究炒青之法?做點兒不同的茶葉出來,就算不能做成一門生意,自用也很不錯。

    再往前,便到了勾欄瓦子區。

    寬闊直道兩旁,歌舞聲聲,喧譁熱鬧,燈火交輝,亮如白晝。

    酒樓的夥計不同於茶坊,嗓子格外得亮,站在店門口吆喝,隔著老遠就能吸引到路人矚目。

    「新鮮的茱萸姜豉酒!」

    「這是什麼口味?」周不渡小聲嘀咕,乍一聽,想像不出來。

    「是藥膳。」越千江便告訴他,「將茱萸、生薑、豆豉放入黃酒中煎煮,溫熱時飲用,健脾燥濕,可治療脾胃虛寒。來點兒?」

    周不渡猶豫:「怕是吃不慣。」

    開門做生意,來的都是客,生面孔更要努力招攬。夥計機靈,聽見他倆說話,直夸越千江是行家,又說他們年輕,不須養生的,便報了別的酒名:「小店有果酒,本地的甜桃、青梅,河東的葡萄;有白酒,元紅、加飯、善釀、香雪,劍南燒春、嶺南靈溪,甜的、乾的,酸的、苦的,清的、濁的,應有盡有。若是讀書考功名,定要嘗嘗咱秘制的三勒漿。」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