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2023-09-16 06:07:48 作者: 七六二
    唐宋時燒炭破壞生態,歷史上確有其事,但大量百姓因凍餒自殺,周不渡還是頭一回聽說,不可謂不震撼。

    但是,現在的時代應該相當於北宋初年,煤炭就已成為主要能源了?聽著總是不太對勁。

    周不渡:「能採到那麼多煤礦?」

    越千江:「用衝擊頓鑽法打井,以竹筒排出濁氣。」

    周不渡:「……」

    楊悉檀:「京都汴梁,有錢人家家戶戶都能用煤燒飯取暖。」

    周不渡:「但煤塊沒那麼好燒吧?」

    越千江用手比劃:「做成餅狀,在上面鑽出許多小孔,叫蜂窩煤。再打個通風好的爐子,用來就很方便。」

    蜂窩煤?那可是二十世紀才發明的東西!太不對勁了。

    周不渡:「這些法子,誰想的?」

    「礦工、石匠,熟能生巧。」越千江頓了頓,突然來了個大轉折,「但其實,是你父親出的主意。」

    周不渡:「什麼?」

    越千江:「在青陽山修行那會兒,溫嶸得了天外隕鐵,想用來打造神兵利器,但木炭火力不足,他成日琢磨,親自帶人去山裡開採石炭,做了諸多嘗試,方才有了今天的好辦法。他怕冷,後來又鼓搗出石炭的新樣式。」

    難怪能鍛造出鳴鴻刀,周溫嶸未免太天才了!而且是何等的幸運?鍛造兵器,發明衝擊鑽,怕冷,搞出蜂窩煤。

    「他可真是,真是……」周不渡一時竟不知該作何感慨。

    越千江以為他誤解了周溫嶸,便解釋說:「人道溫嶸奢靡,但他其實最見不得百姓受苦。然而,你祖母要求他不問朝政,他就只能尋些由頭,免得父兄猜忌。他不曾從中謀利,且總是躲在幕後授人以漁,辛苦功勞從不為人所知。」

    「瓜田李下麼。」周不渡點點頭。

    雖然可做的事又少了幾樣,但早發明早享受,這對天下人來說是再好不過的。

    他並不糾結,接著問:「想必冶金業亦隨之發展了?」

    越千江淡定道:「石炭煉焦,焦炭煉鐵、水鍛鍊鋼。」

    「後來又造出了高爐煉鋼。」楊悉檀說來豪氣干雲,「現而今,銅、鐵、鉛、錫、礬、金、銀礦場遍布中原,非但軍械,連農具都用上了鋼刃熟鐵。大周單只是銅錢的年產就有五百萬貫,這兒的銅板在新羅、扶桑、東南諸島都極受追捧。」

    周不渡的勃勃雄心已經涼了半截,不太想問,但忍不住:「我們屋裡的枕頭,塞的是棉花嗎?」

    越千江苦笑:「從前的人,冬日穿紙花襖,大周開國後,朝廷先是從西北購買棉花,教百姓做棉衣棉被。大家見著好,便自發擴大了棉花種植,造出不少好物。」

    周不渡深吸一口氣,連發數問:「鹽似乎不緊張?」

    「小口卓筒井布滿川峽四野,沿海各地鹽田無垠。」越千江是瞭若指掌。

    周不渡:「糖也很易得?」

    越千江:「飴糖,紅糖,白砂糖。」

    周不渡:「洗衣?」

    越千江:「皂角、肥皂。」

    周不渡麻木了:「這些……」

    越千江:「大都是你爹的主意。」

    楊悉檀的臉上的狂風驟雨轉為風和日麗,細數起來:「他在王府里喝著小酒、看美人歌舞,卻總不安分。今天想打兵器,明天怕冷,後天又覺得枕頭太硬、冬衣不防寒,時不時說嘴裡沒味、衣裳不乾淨,變著法子折騰。後來太宗實在受不了,才放他上戰場。」

    越千江的眼裡都是柔情:「民間更有無數奇人異士受了他的啟發,老百姓是很聰明的。」

    好你個濃眉大眼的金瞳羅剎,竟然持有歷史合力論這麼科學進步的史觀,胡來道人也那麼反叛,想必都是受了周溫嶸影響的緣故。

    縱觀大周的工業進步,多多少少都跟周溫嶸有關。

    但燒煤就算了,高爐煉鋼是養尊處優的皇子拍腦袋就能想出來的嗎?更何況,能夠大規模推廣,相關技術肯定已經非常成熟了。

    周不渡趕緊問了問,周溫嶸可曾改良過火藥、火器之類的軍械,可曾開採石油、發明什麼玄奇的自動化機械?

    答案是沒有的。在這方面,爹的思路倒跟兒子極為相像,即便征戰四海,也從未想過要做戰爭販子。

    ·

    周不渡停筆,回顧記了滿本的筆記,震驚之餘,想法也有了一些,準備出門看看田地、逛逛集市。

    但他千不該萬不該,多提了一嘴:「城裡的路,好走嗎?」

    「哈哈哈!」楊悉檀捶桌大笑,近來他對師弟說話溫和了許多,不再動輒嘲諷,但想到好笑的事情確實忍不住。

    越千江總是知無不言:「大周在戰時既讓士兵屯田,使戰俘修路,直道早已四通八達、遍布全境,行路很方便。」

    周不渡:「泥土路?」

    越千江:「有所不同。」

    周不渡心想你快別再說了,嘴上卻忍不住追著問:「師父可知道具體的營造法式?」

    「頗為獨特。」越千江認真想了想,「大抵是把路分為四層。先向下深挖,最下層鋪砂礫,第二層用砂石、水、碎石,以及一種……灰土,說來有些複雜。」

    周不渡手一抖,碳條筆摔在地上斷成兩截,但他沒心思管了,接茬說:「用石灰石與黏土混合煅燒成灰土,摻入爐渣、粉煤灰或石膏,混合填充第二層。第三層撒些小碎石,利於排水。最上層鋪大石磚。道路兩旁行人,中間走車馬。」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