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2023-09-15 20:44:11 作者: 醉魚仔
    不過,麻煩也沒辦法,誰叫想省錢呢?

    大傢伙就覺得這個提議挺好,不用額外蓋房子,需要的桌椅板凳,隊裡自己人就能打出來,比如馬向華,他就會點木工;

    再一個是老師的工資,這也不用給錢,給工分,一天六個工分,總共兩個老師,攤到公帳上也不算多,總比去公社上學交的學費便宜。

    有的人家本來只打算讓家裡的男娃上學,現在這麼一算,家裡上學的孩子越多越占便宜,乾脆連女娃也讓去上學,反正她們幹的那點活,放學了也能幹。

    這倒是個意外之喜。

    此外,對這個提議最高興的毫無疑問就是隊裡的知青們,他們本來就是知識青年,下鄉這麼多年,沒有機會運用知識,反而要像鄉下人一樣扛起鋤頭下地幹活,這是多麼無奈又悲哀的一件事。

    現在,終於有機會了,不管這學校多簡陋,當上老師,那也是教書育人,是有意義且他們能勝任的工作,最最令人欣喜的是不用再干農活,就能拿六個工分,比他們自己幹活拿得還多!

    有心急的知青當即問馬老爺子,「老師怎麼招?」

    還有人擔心老師會不會只選前進大隊的自己人。

    馬老爺子表示,不會,全憑本事,到時候所有人都要給孩子們公開上課,全隊人旁聽,一家一票,投票選拔!

    這雖然也有人私下裡拉票的可能,但已經是比較公平的方式了。

    選拔由蘇長河主持,當天,在開始之前,他特意囑咐大家:「今天就別講人情了,選的是給孩子們上課的老師,你們自己想想,是選個有真本事會教書的老師好,還是選個糊弄人的老師好?」

    隊裡也有人眼饞這份工作,六個工分聽著不多,但也是一般大姑娘小媳婦兒,干一天活才能拿到的工分,況且,這好歹是份工作,不用下地,說起來還好聽。

    私底下真有人串連,「他大伯,他三叔,選還是要選咱自家人……」

    「他大伯」、「他三叔」本來還覺得有好處當然得給自家人爭,現在聽蘇長河一說,心想有道理,選出來的老師可是要教自家孩子的,別人家孩子和自家孩子相比,當然是自家孩子更重要。

    所以,大侄女大侄子,不好意思了。

    一個個尋思,還是得好好聽,認真選一個好老師出來。

    選拔就在大隊的場地上,水稻還沒收割,場地空著,正好拿來上這次的公開課。

    孩子們排排坐在地上,旁聽的大隊成員們站在後面,圍著孩子們繞成一個半弧形,參加選拔的人就站在最前面講課。

    從前面打眼一看,烏壓壓一片,心理素質差一點的人站在前面,說話都哆嗦。

    蘇長河示意大家安靜,「大家認真聽,不要討論,有什麼問題,等候選老師上完課再說!不然你一句我一句,一下午也選不出來!」

    參加講課的人一共有五個人,三個知青,分別是柴秀、周剛和一個已經成家叫葛小蓮的女知青。兩個前進大隊的年輕人,按輩分,一個要叫蘇長河叔,還有個要叫他姑爺。

    為了方便比較,五個人上的是同一課,按抽籤順序上課。

    前進大隊有的人沒上過學,有的人上過學,但也沒見過給這麼多人上課的課堂,所以,大家都感到很新奇,先上課的人也比較容易抓住大家的注意力。

    但凡事有利也有弊,先講課的人就像摸著石頭過河,並不知道自己講的對不對、好不好?而後上課的人就恰恰相反,可以學習前面的人的長處。

    這也沒辦法,抽籤可是在這麼多人眼皮子底下進行的,誰先誰後全是他們自己的運氣。

    五個人抽完簽,一個接一個開始講課,有的人戰戰兢兢,說話的聲音都發抖,有的人照本宣科,被孩子一個問題問得一腦門汗……

    蘇長河暗暗搖頭,這樣的師資力量確實沒辦法跟城裡比。

    蘇月也暗暗搖頭,在滬市的時候,幾個堂哥堂姐上學,她爺曾抱著她去看過,試圖說服她留在滬市上學,蘇月當時沒答應。但也見識了一番紡織廠子弟學校的教育水平,只能說,沒得比啊沒得比。

    出乎意料的是,柴秀竟然表現還不錯,全程沒打磕巴,面對一個孩子突然站起來說要尿尿的突發事件,雖然也愣了一下,但也沒有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蘇月心道:這個小姐姐應該能被選上。

    蘇月旁觀者清,柴秀自己卻感覺不出來,實在太緊張,她也不知道自己講得行不行,只能竭力保持鎮定,等到講完課,她腿都軟了。

    柴秀排第四,她上完課後面還有個人,她只能焦急而又緊張地等著結果,完全不知道最後這個人講了什麼。

    等課都上完,幾個人一起站到前面,一字排開,背過身,每人身後放著一隻籃子。

    蘇長河站在旁邊,道:「每家派一個人上台,先到我這裡領投票的棉花殼,然後選誰當老師,就把棉花殼投進誰的籃子。」

    下面嘰嘰喳喳,有問你投給誰,有說這個講得怎麼樣怎樣,有說那個講得讓人聽著都想打瞌睡……

    柴秀幾個候選人豎起耳朵,聽得十分認真,生怕講的不好的那個是自己。

    「行啦行啦!都商量好了就到前面來投票,投過就不能反悔啊。」

    饒是蘇長河已經把這話說在前頭,還是有人先把票投給這個,扭頭一看,旁邊的那個票更多,又把票拿出來,也投多的那個。

    

     |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