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2023-09-14 17:27:18 作者: 文理風
第六炷香,林從堅定地合上書卷,看著還在滔滔不絕講的馮道,問出了第一堂課的第一個問題。
「先生,您考過科舉麼?」
馮道講課的聲音一頓,「不曾,怎麼了?」
林從深深嘆了一口氣,他懂了。
他家先生,不是應試教育出來的。
然後林從問了第二個問題,「先生,您學春秋時您先生就是這麼教您的嗎?」
馮道不明所以,「我是我爹啟蒙的,不過他沒啟蒙春秋,後來他身體不好,我就自己讀書。」
林從再次深吸一口氣,他明白了。
他家先生,不僅沒經過應試教育,還是幾乎全程自學。
林從不由扶額苦笑,後世一說起應試教育,仿佛就是和封建糟粕聯繫,可是干教育的人都明白,其實無論是古代的科舉,還是現代的高考,都是應試教育。
至於為啥幾千年過去,還是應試教育占大頭,這就不得不說應試教育在所有教育中無可替代的兩個優點:公平、簡單。
一個考試,答案越標準,卡得越死,改題時的改卷人員的可操作就越小,最後改出來的成績就越真實。
於國家,錄取就越公平。
於老師,教授知識時也可以根據答案限定範圍,降低教學難度。
於學生,學生學起來也更簡單,更有利於教育資源薄弱的地區和教育教學豐富的地區不會相差太大。
所以如果馮道是那種按部就班教學的老師,林從聽起課來難度會很低,也更容易掌握,可問題不是,林從聽了五柱香的時間就發現:
他家先生這哪是上課啊,他是在百家講壇開講座呢!
五炷香的時間,他家先生就講了春秋的第一句話「元年春王正月」,就這六個字,他家先生引進據點,從原意,到引申,再引經據典考證各個自己曾讀N本相關聯的書。
林從真想抱著他家馮先生使勁晃晃,清醒一點,您只是給一個六歲的孩子啟蒙,不是去寫論文,您真不用來幾十個索引,幾十個延伸。
林從簡直想找一本教學大綱,給他家先生,告訴他家先生要按大綱教學。
他還是個孩子啊,教學得按照他的身心發展和學習基礎來教啊!
於是林從委婉而又詳細地對馮道說一下古代和後世的應試教育,暗示馮道最好制定一下教學計劃,教學難度從易到到,緩步推進,不要這樣一股腦地砸向他。
說完後,林從眼巴巴看著馮道。
馮道聽了沉默了,摸著下巴突然說:「如果把科舉常用的九經全部統一注釋,並且讓天下讀書人都讀它,這樣會不會把貧家子和世家子儘可能地拉到同一水平,打破世家千年的壟斷。」
林從目瞪口呆地看著馮道,等等,大佬,咱們剛剛是在說這個問題麼?
馮道摸著下巴,「只是這個還有一個很大問題,就算可以找到一個德高望重給九經編寫注釋,並且作為科舉的標準答案,可流傳也很成問題,書籍抄寫不易,世家得到後,必定會第一時間藏到自家書庫,只讓族中或者其他世家子弟抄寫,只怕尋常舉子也見不到……」
林從聽到這也忘了跑題的問題,忍不住插了一句,「不能印嗎?為什麼現在所有的書都是抄的?」
林從也是讀書時才發現,這時候所有的書還都是手抄的,甚至書肆賣的書,都是請人手抄寫的,市面上,一本印的書都沒有,而且抄的書還都是成卷的,不會裝訂成本。
卻不想馮道奇怪地看向林從,「印,你是說雕版麼,那種印出來的書,怎麼能看!」
「印出來的書怎麼就不能看?」林從不解。
馮道不知從哪摸出一卷書來,給林從。
林從拿到手一看,居然是一卷《金剛經》,不明所以地打開,結果就看到裡面黑乎乎的一片,雖然也能看到上面內容,卻一摸一手墨。
「我天,這印刷質量也太差了吧!」
「確實,印的很差,所以除了佛教經文這種給大眾老百姓的,士子一向不屑於讀,當年唐時太宗皇帝曾也印九經,只是因為錯誤太多和印的太差,最終只能束之高閣。」
「那就不能印好點麼?」林從問。
馮道嘆了一口氣,似乎下定了什麼決心,「那可能是個浩大的工程。」
林從此時還沒當回事,輕鬆地說:「真要印好了,那可以迅速打落書籍的價格,那對於天下讀書人,尤其家境貧寒的讀書人,可以大大節省讀書的費用。」
馮道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林從此時還不知道,他這一句話將要付出什麼,他如果知道印一部九經需要二十年,能熬死一個足球隊的皇帝,工程時長堪比修個長城,就不知道還能不能如此輕鬆說出這句話。
同時也不知道,眼前這位,正是將雕版印刷術從萌芽用了二十年一舉推向成熟並走向世界的大佬,由此奠定了印刷術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好在林從此時還啥都不知道,林從還在為自己的學習進度據理力爭。
「先生,您得講課得講得由淺到深,林兒年紀小,聽不懂那麼高深的。」
「高深麼,挺簡單的。」馮道絲毫沒覺得有什麼難度。
林從絕倒,他現在算明白了,不要找個天才當老師,因為所有知識對他都是so easy,他壓根不會覺得有難度。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