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頁
2023-09-14 11:40:51 作者: 老實頭兒的春天
反倒珍卿異常受寵若驚,心裡還有點過意不去。等司儀把她也介紹完畢,她向身前觀眾身後評委,滿滿地鞠了三圈躬。姜耀祖也依樣照做了。
珍卿和姜耀祖兩個人,被引導著在舞台當間就坐,似乎聽見有個人大聲喊:「杜小姐未免太驕狂,姜老先生知天命之年,提前一鐘頭來到會場,杜小姐家裡豪車萬乘,怎麼偏偏姍姍來遲呢?」
此人雖堅持把問題問完,但禮堂里又在掌聲雷動,還有人激動地跺著腳呼喊,動靜像發生小型的地震。以致想以遲到對珍卿發難者,聲音淹沒在轟隆隆的聲響中。
司儀再三請大家安靜,掌聲歡呼卻愈加熱烈。更有男學生高高站在桌上,聲嘶力劫地呼喊「易先生」,若不是請了警察維持秩序,多少人都要衝到舞台上,把珍卿給撲到在地了。
是的,作為有思考能力的學生,大家不認為騰空出世的《葫蘆七子》,是故步自封、腐朽冥頑的遺老能畫出來的。所以這場比試似乎沒有什麼懸念,大家所以力促此番比試,不過是想見神乎其技、驚才絕艷的「易宣元」先生。
按照此前約定好的流程,比試雙方先行為自己辯駁。從各自的立場敘述自己的創作經歷,證實自己系《葫蘆七子》的作者。
珍卿與姜老頭互看一眼,空氣中似乎滋滋冒火花,但現場其實是緊繃式的安靜肅穆。司儀星星眼地問珍卿:「先生何不取下帽子與面巾,此間先生後學,滿座高朋,都仰慕先生之大才,欲一睹先生的廬山真面啊!」
珍卿把墜著網紗的帽子取下,但並沒有取下她的蒙面巾。那姜老頭兒翹著鬍子,冷睨自傲地甩頭說:「藏頭露尾之輩,此刻還在故弄玄虛。」
不少師生高高舉手鼓掌,對杜小姐蒙面抱以諒解,畢竟人家是個小姑娘,未必想當這麼多人出風頭。
但也有粗放直腸之人喊喝:「既然公開對質比試,何必多餘蒙上面巾,先生何不以真面示人,叫我們領略先生卓然風采,豈不更見先生非獐頭鼠目之老朽可比?!」
「獐頭鼠目的老朽」姜耀祖,高高昂著頭顱不以為意,跟之前珍卿對他的印象一樣。搞不清他倚仗誰給的底氣,到現在還顯出一副浩然正氣,試圖以身姿態度證明他是真作者。
關於取不取面巾的事,就算是支持「仰慕」珍卿的人,也有不少人跟在後頭鼓譟附和,珍卿還是不予理睬之。
別有用心者便幸災樂禍,對著那群熱忱喊「先生」的,大興冷嘲熱諷之能事,說杜小姐分明濫竽充數。就是因為面對堂中惶惶眾目,面對無數的照相機和記者,還有一共三台攝像機,生恐今日與姜先生比試慘敗,若此時此地以真面目示人,恐稍後落敗再也無顏見人。
大學中除了躁動狂熱者,自也有不少冷靜自持者,他們中有人對引起騷亂的人,大喊道:「今日公開比試,本就是要手底見真章,先生蒙不蒙面,與手上功夫有何相干?我們靜待先生自證不就可以?你們何必急於做評判者?」
但還有疑心甚重的好事者說:「她今日蒙著面巾比試,誰也看不到她的真面目,叫她這樣手底見真章,她若是杜珍卿真人倒罷了,若又是李代桃僵之計,我等豈非又見證一個彌天大謊?」
舞台下不同觀眾各持己見,弄得整個禮堂都騷動不定,許多人沖舞台大聲嚷嚷,說請杜小姐趕緊摘下面巾,以真面目示人才能解除大家疑慮。冷靜理智派又沖這種人嚷嚷,說他們比試的是筆下真功夫,摘不摘面巾是個人自由,不應該無禮強求人家。
那司儀本來就崇拜「易宣元」,如此群議沸沸的場面中,卻見這杜珍卿小姐老神在在,全場因她騷動不止,她卻好像事不關己似的。
作為主評委的業內人士,有人覺得杜小姐太過驕狂,一點不把「民意」當一回事,有人是樂呵呵地看熱鬧,看熱鬧肯定是不嫌事大的,也有人覺這姑娘小小年紀,鬧室之中卻有靜氣,全不受沸沸群情干擾,殊為難能可貴。
在鐵通大學校長示意下,司儀放棄調停這一矛盾,趕緊開始走「自己辯白」的流程。他先問第一個自辯問題:
「請問兩位先生,為何取名為『易宣元』,創作《葫蘆七子》的初衷為何?得到靈感的契機為何?」
珍卿隨意瞟姜老頭一眼,這老頭就如臨大敵,看來他是想自己想先講述。珍卿完全不以為意,沖他擺出「請」的姿態。
機敏的司儀見狀,便將麥克風懟到姜老兒嘴邊。姜耀祖略微緊促地清清嗓子,把臉龐正對著舞台前面,面對滿堂觀眾侃侃而談:
「老朽不才,數年前見中國之連環畫,不是一味地粗製濫造,便是因循守舊腐氣陳陳,不勝痛心羞慚之至。之後乾脆登報封筆,長年閉門讀書,遍讀《山海經》並諸子述異之說,及各種神異小說、傳奇等。
「老朽一日讀《風俗通義》,讀到女媧『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是時又值夏日新雨初霽,見小孫兒扯那葫蘆藤玩,又以泥巴捏起泥人,女媧、葫蘆藤、葫蘆娃娃,靈感霎時一涌而來……
「《葫蘆七子》的基本故事構建,大觀是追憶上古人祖之神,為抵禦人間天災人禍,使中華萬代繁衍,便營造出一個個蓋世英雄,拿著天神賦予的法寶,戰勝新出現的人間妖魔,重新創造一個太平人間。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