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頁
2023-09-14 11:40:51 作者: 老實頭兒的春天
目下捐款還沒有影兒,而梁校長在禹州省城看病,啟明學校也是朝不繼夕。
珍卿打算自掏三百元,先寄給梁士茵校長日常用。但是糾結來糾結去,覺得三百有點少,就決定乾脆給五百元。
她做好人還是會糾結的,畢竟人生在世,總要顧及到個人的生存,也不可全拋一片心啊。
珍卿從郵局寄匯票到禹州省城,收票人就是省城的三表叔。
她跟三表叔寫信說明,請親自把錢交給梁士茵校長。
之後看看文章反響如何,看能不能多弄點捐款。
她兩天之內把這點事做好了。
魏主編興奮地給她反饋,說這一期的《十字街心》爆火了,先是師生群體狂熱搶購,然後人們口口相傳,市民們也蜂擁而至。
就只兩三天的功夫,以毛筆聞名的睢縣,睢縣裡的啟明學校,就在千里外的海寧出了大名。
海寧報刊競相轉載《我啟明的先生們》。
有些底蘊深、能量大的報社,更做起啟明學校的專題報導。
寧報副刊辟出臨時專欄,取名為「南國北國種桃李,學風士風啟明星」。
這專欄先轉載珍卿的文章,之後連篇地做專題報導。
《寧報》那裡下了不少功夫,找到梁先生等人的故交,設法得了不少詳實資料。
先講啟明學校建校始末,後講啟明的開拓者們,為在地方小縣推廣新式教育,以及實現男女平等教育,期間所做的各種曲折鬥爭;還介紹教育家們的生平……
專做社會新聞的《新林報》,也寫了篇聳人聽聞的報導。
他們取名就很會搏眼球,叫「毛筆之鄉軍警沆瀣搜刮,教育大家梁公杏壇泣血」。
還真別說,這文章名取得真好,這篇文章一時引起大量關注。
《新林報》本是晨報,發文當天加印之後,到晚上莫名做了一回晚報。
魏主編還告訴珍卿,他們報社的招待室,這三天一直人滿為患。
訪客們都很關心啟明學校,大部分人關心學校如何,關心生病的梁校長如何,還有瘸腿的張庶務長……
還有不少人慷慨解囊,當場給《十字街心》留了錢,托報社人幫忙轉交啟明的人……
魏主編告訴珍卿的意思是,叫珍卿派個財會人員,負責處理這捐款事宜,若不然差責不明確,以後怕會攪出是非的。
珍卿跟長輩們一說,謝董事長的反應很謹慎。
她說這事是珍卿發起的,謝公館的人自有監督之責,但絕不能大包大攬。
隨後,她和義賑會的龔老先生商量,各派一位會計去《十字街心》,再加上《十字街心》的會計,一共用三個人經辦此事。
謝董事長還給珍卿建議,此事既然張揚開了,應該知會啟明學校一聲,畢竟此事與他們息息相關。
杜教授還毛遂自薦,說願意親自回趟禹州,面見梁校長商討此事。
謝董事長趕緊勸止了他。
去年慈善拍賣之後,坊間一度傳言甚多,說謝董事長貪墨了慈善款。謝董事長受了誣衊,這種事難免更加謹慎。
後來,珍卿給盧教務長打電報,請他或張庶務長速來海寧,說她寫了個文章幫啟明募到款了。
等了一天的功夫,竟然都沒等到盧教務長回應。
珍卿只好給永陵的杜明堂發電報,大致解釋了一下事情,然後勞駕明堂侄子再跑一下睢縣,看看盧教務長怎麼回事,怎麼一直不回她的電報。
明堂侄子說在期末考試,恐怕得晚上兩天才行。——他家裡也沒人可派。
珍卿著急得不行,但她不想再麻煩其他親戚,這事只有等一下明堂侄子。
隨後的兩天功夫,《我啟明的先生們》,傳播之廣出乎意料。
啟明的事在社會上反響很大,短短五六天之內,收到捐款竟已近萬元。
而《寧報》在江南發行範圍大,隨著時間的推移,毛筆之鄉的啟明學校,不覺間為江南人民所樂道。
珍卿也是後知後覺,除了她文章寫得好外,梁校長等作為教育界聞人,他們的事跡也有很大傳播價值。
還有報社派記者奔赴禹州,要對啟明學校的事,作深入的實地調查……
謝董事長很擔心珍卿,她還是懵懂求學的小姑娘,與金錢名譽有關的事,務必要慎之又慎。
啟明學校那方若再無回應,她必須找珍卿派人回去,把這中間的事情說明清楚。
珍卿也不免自我反省。
事情大大出乎她的意料,而且涉及為母校募款,她事前她未與母校達成默契。
萬一出現什麼紕漏,比如與捐款者生出糾紛。或有別有用心之輩,藉此事詐騙善心者,再有好事之徒扇風點火,直接攻擊珍卿此舉欺世騙錢。
那她真的是太冤了。她只想給啟明搞點錢,沒想限入太複雜的事務中。
不過謝天謝地,謝董事長要派人到禹州時,盧教務長終於回她電報了。
原來睢縣的警察局長,竟然濫用職權,叫睢縣電報局的人,劫走了給盧教務長的電報。
盧教務長跟杜明堂,一起跑到了永陵市,才能眼珍卿順利地通電報。
珍卿花了不少電報費,講明事情的始末因由,然後順便道一個歉。
盧教務長之後回電,說他馬上趕到禹州省城,說與梁校長等人商量一番,明天以前必有回覆。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