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頁

2023-09-13 10:59:52 作者: 蘭拓
    對此,楊平洲表示:如果廣電肯批的話,他們肯定也想做修仙升級流節目啊,這種一聽就受眾面特別廣好嗎?不光小孩子愛看,他們台里好多年輕人也愛看好嗎?

    第202章

    新年的第一個季度,瓜瓜視頻就甩出一張王炸牌,把其他幾個視頻網站炸得一臉懵。

    搞什麼啊?《神農道》?這是什麼神話玄幻電視劇演員海選嗎?

    競爭對手們點開節目海選詳情頁,頓時被掛在前排的一個名字給氣到了。

    衛昇?怎麼又是這個討厭鬼?

    看到這個名字就已經夠心塞的了,等到他們再往下拉,看到整個比賽規則,差點氣暈過去。

    這……這麼好的節目策劃創意,怎麼就不是他們想出來的呢?

    華夏傳統中草藥知識科普,乍一聽好像很無聊的樣子,可人家立意就很正能量啊。

    而且這幾年國潮文化崛起,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特別擁護,這檔節目宣傳的可是華夏傳統中醫藥文化,他們就算是買水軍抹黑,網友也不信啊,搞不好還會反罵他們是「行走的五十萬」什麼的。

    再一看節目流程設計,一點也不無聊好嗎?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幾個視頻網站把這檔節目一拆解,立刻就各種羨慕嫉妒恨了。

    這檔節目的創意和競賽流程設計,真是既有內涵又有創新。

    你說他把選手晉級過程,打造成修仙升級流模式,是在鼓吹封建迷信?不好意思,人家就是惡搞一下而已,惡搞都有罪的話,那國內其他綜藝節目乾脆也別做了,比他們更惡搞的多的是,還有拿歷代帝王惡搞的呢,真要追究起來的話,一個「篡改歷史」的罪名肯定跑不掉!

    大家都在惡搞,憑什麼你們能搞,我們就不能搞?

    可你要是抨擊他們鼓吹修仙流網絡文學、給青少年群體造成了不良引導?

    拜託!看完節目再黑好嗎?這就是一檔披著修仙升級流爽文外皮的鄉村振興主題節目啊!你先看看人家選手在節目裡學的都是什麼技能好嗎?

    中草藥種植技術,水電工,泥瓦工,木工,還有什麼野山菌種植技術、養蜂技術,人家一沒煉丹二沒築基,明明教的都是超級實用的職業技能,怎麼就能給青少年造成不良引導了呢?

    這麼一看,這個衛昇可真是陰險狡詐啊,預判了對家的抹黑手段,居然提前把這些漏洞都給打上補丁了。

    這種人就不應該讓他出現在娛樂圈!不然他們那些用慣了的打擊對家的手段,以後豈不是都不能用了?

    瓜瓜視頻的對家們氣得半死,卻因為這檔節目的設定找不到什麼瑕疵,想投訴也暫時找不到漏洞。

    結果萬萬沒想到,他們想做而沒辦法做的事情,居然被一幫城裡娃做到了——

    有人在網上發帖投訴《神農道》這檔節目,說他們搞城鄉對立,歧視城市出生的青少年兒童。

    因為按照節目組限定的「最高不能超過五萬元」這個家庭年收入標準,絕大多數城市青少年,都沒辦法報名參加這檔節目。

    憑什麼呀?我爸媽能掙錢,那是他們的事情,憑什麼家境好就不許我們追求自己的夢想?

    什麼?你說城裡也有低收入家庭?那也不至於一年五萬塊錢都賺不到吧?就算夫妻倆個都在小區當保安,加起來一個月也有五千塊錢工資呀,一年怎麼可能賺不到五萬塊?

    這不就是把他們城市青少年排除在報名條件之外?哪裡公平了?

    好傢夥!還能從這個角度抹黑這檔節目嗎?學到了!

    幾個原本熱度不高的投訴貼,被有心人僱傭水軍一番炒作之後,火速登上熱搜。

    瓜瓜視頻簡直哭笑不得。

    節目還沒播就有了這麼高的熱度和關注度,而且還不是他們花錢買的,平台白賺了這麼大一股流量,當然高興。

    可節目還沒開播,就因為負面輿論上了熱搜,廣場上鋪天蓋地都是謾罵聲,最要命的是人家說的還有那麼點道理。搞得他們想反駁都不知道怎麼解釋。

    是啊,都是祖國的花朵,憑什麼農村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報名參加節目,城裡高收入家庭的孩子不能報名?這不是歧視是什麼?

    「這確實不是歧視,而是保護。」

    遭遇負面輿情後,投資人和主創團隊趕緊開了個會商討下一步的輿情應對措施,會上,衛昇堅決反對向這股輿情妥協。

    「如果你們一定要解釋的話,或許,我們可以拍一個先導片,讓那些抗議和反對的人看看,我們為什麼要設置這樣的低收入門檻。」

    瓜瓜視頻這邊,不知道是想趁機把這檔節目給炒熱,還是被衛昇給說服了,居然真決定要拍一個先導片,錄製地點都不用選,就定在九溪縣好了。

    九溪縣雖然出了一個沅溪鄉,依靠中草藥種植,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縣裡依然有很多掙扎在貧困線和脫貧線之間的鄉鎮。

    就像衛昇之前和姚春茗說的那樣,真正能靠讀書考大學走出大山的金鳳凰,實在是太少了!

    絕大多數農村孩子,因為基礎差、或者沒有學習的天賦,為了不浪費家裡的錢,或者把有限的積蓄留給更有學習天賦的弟弟妹妹們,小小年紀就輟學在家。

    他們在家裡種地、養豬、照顧弟弟妹妹,等再大一點,就和村里出去打工的人一起進城,有的進廠打螺絲、踩縫紉機,有的進工地搬磚、砌牆,然後賺錢娶媳婦、嫁人、生孩子、供孩子上學,期盼著他們的兒女能讀書走出大山……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