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頁

2023-09-13 08:43:20 作者: 指墨隨風
    「免禮。」皇上笑著微微頷首。

    秦延知一眼看到兵部尚書也坐在御書房,他上前稍稍行了一禮,「老尚書。」

    兵部尚書笑著還了一禮,「秦副統領。」

    皇上將南疆大營的捷報遞給了秦延知,「這是南疆大營的捷報,柳統帥活捉了南邑國的太子慕容燕辰。」

    秦延知雙手接過捷報,很快瀏覽了一下捷報的內容之後,他拱手對皇上稟道,「微臣恭喜皇上,南邑國不久將會向新洛朝臣服。」

    皇上聞言頓時喜上眉梢,他不由的重重拍了一下龍椅,言語中有些興奮,「真的嗎?南邑國真的能成為我朝的附屬國。」

    秦延知恭敬稟道,「皇上,您可以稍等上一兩日,相信南疆大營還會有好消息送到京城。」

    接著,秦延知給皇上分析了南邑國的朝堂狀況,他分析的條理清晰,皇上和兵部尚書聽的是連連點頭。

    兵部尚書瞧著滔滔不絕的秦延知,心想,秦延知在外遊歷六年可真是增長了不少的見識,對南邑國的朝堂分析的這麼透徹。

    他哪知道,秦延知在外遊歷的這六年,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他不但去了邊境,還去了新洛朝周邊的幾個國家,對那幾個國家他都做了細緻的了解。

    皇上對秦延知也很滿意,他知道秦延知是個文武全才,所以他聽從洛墨寒的舉薦,先是將秦延知安排到了禁衛軍任副統領一職,等柳瀟雲明年初從南疆回來之後,再派秦延知去統領南疆大營的十萬大軍。

    兵部尚書不禁贊道,「秦副統領少年才俊,堪當國之良才,有護國公當年的風範,甚至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秦延知謙遜的對兵部尚書拱手道,「老尚書過獎了。」

    皇上、兵部尚書、秦延知在御書房說起了南疆大營這大半年的事,說起了南疆剿匪,讚嘆柳瀟雲的用兵策略,又說起了柳瀟雲在南疆大營成立的偵察營,特戰營,最後說起了這次大破南邑國野象兵的火炮營。

    皇上突然問秦延知,「延知在外遊歷多年,可曾聽說過火炮車?」

    皇上自從得知柳瀟雲用火炮車大破南邑國的野象兵,就非常想知道火炮車是什麼樣子。

    他知道攻城掠地時用戰車、投石車、弓弩車等等,還沒有聽說過火炮車。

    皇上很是好奇,能用來應對野象兵的火炮車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柳瀟雲是怎麼想到用火炮車來應對南邑國的野象兵。

    秦延知稍一思索,稟道,「回皇上,微臣也沒有聽說過火炮車,但是微臣想著,火炮車的威力若是能震懾到野象兵,可能是與火藥爆炸有關。」

    皇上和兵部尚書都點了點頭,誰都知道野象兵訓練有素,作戰很是彪悍,火炮車能大破野象兵,可能與火藥的爆炸有關。

    兵部尚書甚至建議將南疆大營的火炮車在北境等各個大營推廣。

    皇上本來想著立即給南疆大營論功行賞,他聽了秦延知的話之後,決定再等上一兩天,看一看南疆大營是否還有好消息傳來。

    秦延知和兵部尚書給皇上行了告退禮之後,一起離開了御書房。

    秦延知正準備去禁軍營,兵部尚書突然問秦延知,「秦副統領可否婚配?」

    秦延知愕然一瞬,心想,這老尚書問的也太直接了吧。

    他拱了拱手,淡然笑道,「不瞞老尚書,這幾年一直外出遊歷,還未曾考慮婚配之事。」

    兵部尚書呵呵一笑,「秦副統領今年有二十一歲了吧,也到了大婚的年齡,該考慮一下婚配大事了。」

    秦延知聞言淡笑不語。

    兵部尚書膝下有一孫女,年方十六,琴棋書畫皆通,貌美端莊,知書達禮,待字閨中,尚未婚配。

    今日他在御書房聽到秦延知對南疆大營侃侃而談,知道他年少英才,見識頗廣,志向高遠,前途可盼,他一下子想到了自己的小孫女,兩家素日交好,並且門當戶對,若能結親,可成就一對好因緣。

    第371章 冷神醫回來了

    轉日。

    皇上像往常一樣上了早朝。

    金鑾殿內,兩側已經站立了文武百官,有的正在低聲交談。

    只聽內侍喊了一聲,「皇上駕到。」

    文武百官連忙整了整衣冠,各歸各位,整齊站立於兩側。

    整個大殿頓時鴉雀無聲。

    皇上在龍椅上端坐,他依然是居高臨下,龍顏威儀,用沉著威嚴的目光掃視著殿內的眾位大臣。

    文武百官齊齊跪拜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微微抬手,一展龍顏,喜悅之色溢於言表,「眾位愛卿平身。」

    文武大臣齊齊站起身,立於兩側。

    文武百官都看出皇上與往日有所不同,皇上今日的心情似乎很好,朝堂之上是不是又有了可喜可賀的大事。

    文武百官記的很清楚,半年前,南疆大營剿匪的戰報送到京城時,皇上在早朝上就是如此的神情。

    今日早朝,皇上又是如此的龍顏大悅,文武百官紛紛猜測,莫不是南疆大營又有了勝利的戰報送到了京城?

    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不得其解。

    皇上目光如炬,掃視著殿內的文武百官,沉聲問道,「諸位愛卿可有本上奏。」

    有幾位大臣相繼上了奏摺,李公公接了奏摺,呈遞到皇上面前的龍書案上。

    

    <span>傳送門: | |
關閉